很多新手宝妈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出来的宝宝如果握着拳头,说明宝宝的爸爸是个节省顾家的人,如果不握拳头,说明爸爸花钱大手大脚。当然,这就是个“老话”,没啥科学依据的,因为细心的妈妈们会发现,刚出生到几个月的宝宝,都是攥着拳头的。这是为什么呢?
渐渐地,宝宝的小手开始松开了,虽然有时也会伸展手指,但仅仅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当然,这时的宝宝还没有掌握抓握的技巧,手常常伸过了要抓的物体,东西也常常拿不稳,还不能用指头活动,只会用整个手掌弯起来一把抓,动作十分笨拙。
生活中,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景:把手指放到婴儿的手掌中,他会紧紧握住手指,有时候他抓得实在太牢,你甚至可以把他拉起来一些。或者放一个摇铃在宝宝手里,宝宝会抓紧摇铃,你必须要掰开他的小手指头,才能把摇铃取出来。
对宝宝来说,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脑科学表明,负责控制手部动作的是大脑最高区域—皮层的条形区,这一区域横跨整个大脑,手的动作越精细,需要调用的脑区就越大。因此,多动手、用好手,能刺激大脑发育,使宝宝变得更聪明。
随着宝宝的成长,其运动和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令人惊讶。它们刚出生时只能凭直觉抓住成人手指,而几个月后已经可以熟练玩玩具了。尽管宝宝可以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熟悉玩具,但仍有一些方法可以通过玩具来训练宝宝的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
很多宝宝到了一定的月龄,就会开始喜欢扔东西。他们并不是不喜欢这个玩具,而是喜欢将东西扔出去的动作,这样调皮捣蛋的孩子让很多父母操碎了心,宝宝自己将东西扔出去以后,又嚎啕大哭吵着要玩具,捡东西的父母真是腰酸背痛,只好破口大骂。但是你真的理解宝宝的这种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