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新高考改革的8个省,去年年底公布了考试方案和志愿填报、投档方案。这8个省普通类录取都只设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职批,本科均不再分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对此,仍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问,不再分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后,怎么对待二本院校报考?
文|诚言呈语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前段时间,看到一条让我堵心了半天的视频。在视频中,一位“双非”院校的女研究生双眼透着迷茫,讲述着自己在招聘会上的经历。跑了好几个城市,去了好几所学校,投了若干份简历。
二本学校能称自己学校为双非吗?双非院校到底是指哪些院校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名浙江的网友有一次在农贸市场买菜,摊位上一个卖猪肉的大姐说现在有很多二本学校(如浙江科技大学、嘉兴大学等)的学生自称为双非院校学生,其实双非的前提是至少要有博士点或保研资格的一本大学。
我们在形容一所高校时,往往会在前后加上一个限定词,比如本一、重点、双非或者四非,本一或者重点对大家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双非”和“四非”的认知就比较模糊了,那么这两个限定词都是指代什么呢?在过去,人们口中的“双非”一般是指。
前段时间去上海出差参加一场国际会议,见到了很多学术领域的大师级人物,也认识了挺多一流大学的硕、博研究生。但是,与他们相比,更多的是来自非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当我们想到研究生时,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各大名校的学生,他们拥有最好的资源和背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阅读提示985高校硕士毕业生求职时因本科院校非211、非985被拒。眼下,一些用人单位把“第一学历”作为招聘“门槛”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倾向亟待破除。“面试参加不少,录用通知一个没收到。”临近年关,还没找到工作,高畅感到“压力山大”。
12月27日,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无数考生为了这场两天的考试,奋战已久,“一生所学,只为此刻”。读研的目的,一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想要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原创 有态度有追求的 领英留学 近几年香港留学很火热,录取难度颇高。985/211成了港三的心头好,双非似乎只能成为无情的炮灰。其实,港三每年还是录取不少双非学生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双非学生受到港校的青睐呢?大湾区的双非院校广东双非高校更受港三青睐。
在这之中,“考研内卷”的相关话题也不断引发新的讨论,众多讨论中,近日,一所“双非”高校的2022年考研生源信息让网友“蚌埠”住了: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公布,报考该校研究生的12,146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也就是说平均每20名考生中,有1名“双一流”高校的学生;
#2023年高考季##高考志愿填报#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宣告结束,正式进入“几家欢喜几家忧”的分数预估与志愿准备阶段,很快曾经同校同班、同乡同楼、不分伯仲的学子们因为一次考试或者志愿的原因而进入不同城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几年之后,在他们之间无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嘉欣界面新闻编辑 | 赵柏源“比亚迪最近应届生也太多了。”8月2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配图是一大群戴着红色比亚迪工牌、模样年轻的人流。评论区有人回复道:“西安工厂有一万人,研发食堂中午已经没位置了。”这种场景通过数字反映得更加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