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991字,阅读约需10分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
兰州军区守备第三师第七团的前身部队,曾在1958年3月至1976年3月的18年间 ,先后担负中国404厂、504厂和221厂三座原子城的警卫任务,是一支曾为共和国铸造核盾牌特殊群体提供安全保障的英雄部队,被誉为“两弹一星”的守护神。这支部队执行的是国家最高机密的特殊任务,一代代官兵做出了默默无闻的卓越贡献,但一直不为人知。
它被称为中国最绝密的城市,地图上无法找到它的踪影,但却是14亿国人都应铭记的城市。其实这个小城是没有名字的,甚至与外界直接断了联系,电话号码没有区号,快递和邮件也无法查询到地址,就连生活在这个小城里的人都是严格保密的,这些都给404基地蒙上了一层最神秘的面纱。
昨晚睡觉前跟同房间的一个哥们约好今天结伴去悬壁长城的,但因为大家都起晚了,聊了聊最后还是没去。听说以前可是有十几万人的一座小城,而且都是国家级大神人物,从嘉峪关坐火车到低窝铺站下车才发现,都在都没人在这里下车的。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功在千秋,但核试验的完成不是几人之功。当年参与这项伟业的军民多达数十万人。我们铭记大人物的丰功伟绩,也描摹“无名之辈”的精诚之心。只要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十、九、八... ...三、两、幺。”
上篇说到兰州是八大重点城市之一,甘肃也是当时重要省份,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最为重要、最具标志性的重大规划活动,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开创、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和城市规划制度的建设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甘肃玉门关外的沙漠,有一座占地约四平方公里的城市。这座城市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404。在这里,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后来,大家将这里称为“核城”。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和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隐姓埋名,为中国核事业奉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