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研究有毒金属毒物的卡伦·韦特哈恩教授在实验中不慎将两滴二甲基汞滴到了橡胶手套上,她马上按照程序清理了现场,清醒状态下的卡伦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二甲基汞滴落到橡胶手套的那一刻,悲剧或许就已经发生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二甲基汞可以穿透橡胶手套然后被皮肤吸收,后来韦特哈恩开始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会撞到柱子上,有一天还差点出了车祸。
又逢一年一度的“119消防安全日”,在严防实验室火灾事故伤害的同时,各位工作在化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不要忘记防范那些实验室里隐藏的“沉默”杀手。这些杀手就是在那些实验中,大家会遇到的各种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风险的化学和生物制剂。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化学品是很多的,比如浓硫酸或王水一类的物质,的确,这些化学品是很危险,但它们的危险性主要来自于它们的强腐蚀性,而有一种化学品,溅到了手套上,手套完好无损,却能够在短短15秒后将人杀死,这是什么东西呢?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辽宁丹东一女子做实验时不慎将硫酸蹭到脸上淡定冲水”上了热搜。从网友发布的视频能看到,这名女子在被硫酸灼烧了一侧的脸后,在水龙头旁边冲水边刷手机视频,几乎感受不到一丝惊慌。
去年10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图片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含汞体温计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被称为水银体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