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相约无锡”费城交响乐团与无锡交响乐团联袂室内乐音乐会在无锡大剧院举行。在名曲《二泉映月》的诞生地,两地艺术家共同奏响《二泉映月》,在汩汩流淌的旋律中续写中美友谊。“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个新的篇章开始了。
之所以将《二泉映月》放在前面,是因为这首曲子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1985年美国评出的10首最受西方人欢迎的流行乐曲中,《二泉映月》名列榜首,可见,这首名曲在音乐殿堂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其发现过程却纯属偶然。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阿炳故居。“夏天晚上,我们在外面乘凉时,老远就会听到那首熟悉的无名乐曲(就是后来的《二泉映月》),这是阿炳从工运桥地区卖唱结束回家来了。用二胡拉出的那首乐曲,如泣如诉,扣人心弦。随着琴声渐行渐近,小朋友们会不约而同地喊:来了!来了!
1978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访问中国,在听完《二泉映月》后,立刻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在1991年,当一位英国音乐家听到《二泉映月》后,更是不吝溢美之词,他认为,此曲是能与贝多芬一较长短的中国名曲,而这首曲子的作者正是妇孺皆知的瞎子阿炳。
一提起二胡独奏,相信大家会想起一首名曲,这首名曲就是《二泉映月》,当年这首曲子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人专门去无锡找阿炳录制的,当时录完之后,中央音乐学院的人问阿炳,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答道,这首曲子还没有名字,这首曲子是信手拈来,时间长了就成这个样子了。
3月14日上午,著名作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去世,享年94岁。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吴先生曾参与创作《红色娘子军》,改编《二泉映月》和《春江花月夜》,并在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领域建树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