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每年新增超4万白血病患者,他们中许多人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延续生命。全球范围内,历经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的病例也数以万计,这项技术就像黑夜里的启明星,给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重症患者,带去希望之光。
据中华骨髓库消息,截至7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量实现18000例,今年1月至6月捐献1197例,同比增长197例,目前初配相合率97.55%。截至2024年6月底,中华骨髓库累计入库志愿捐献3451787人份。什么是造血干细胞?怎样捐献?
发布会现场大众网记者 闫文文 济宁报道9月5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济宁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关于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哪些疾病等问题进行介绍。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的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13日,在第十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守护‘生命的闯关’——2024造血干细胞捐献与移植科普宣传周”在北京启动。启动会通过专家讲述、患者故事纪录片首映等形式,向公众展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大爱和移植患者经历的闯关之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空间站多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目前,中国空间站三舱已经部署了多个科研领域的科学实验柜,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记者从负责空间站在轨实验的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已基本调试完毕,各项太空实验正有序展开。
来源:【渭南日报】渭南日报 记者 任晓彤 姚琼10月26日,雷凯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为江苏一位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大家在为他点赞的同时,也有很多疑问:“怎么成为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到底是抽骨髓还是抽血液?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自50多年前人类成功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到血癌患者体内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这些细胞在随后的复制过程中发生致癌突变的风险是否会增加。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接受相关移植手术的患者发生致癌突变的风险并不会增加。
美国生物学家乔治 · 戴利曾说:如果20世纪是药物治疗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造血干细胞是个非常富有神秘色彩的概念,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是个现代词汇,最早提出于十八世纪,并引发了生命科学界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旷日持久的不懈探索,与人类对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的认识密切相关。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9月2日,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报道,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在实验室创造了与人类血液干细胞极为相似的血液干细胞——诱导多能细胞来源的造血干细胞(iHSC)。这一成果或为白血病和骨髓衰竭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新网银川12月30日电 (记者 杨迪)12月30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宁夏首例恶性血液病异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在移植后第11天中性粒细胞成功植活,随后血小板也顺利植活,最终出舱。该项工作的开展填补了宁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的历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