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古界最大的“网红”,莫过于安徽淮南的武王墩墓。这是经科学发掘,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2019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对武王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今年3月进入椁室发掘阶段。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获新进展多重证据指向墓主可能是楚考烈王“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5月20日,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队领队宫希成介绍。
央广网北京5月19日消息(记者丁飞 徐菁 王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文物局昨天(18日)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果。目前,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闻磊编者按荆山楚水起步,楚国八百年波澜壮阔——立国之初位卑国弱,鼎盛时期“地方五千里”,囊括半个中国,为秦汉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创造了高度发达、风格独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昨天(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经过多学科专家初步论证,目前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基本锁定是楚考烈王。
寿春以东,有古代大、中型墓葬,武王墩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据安徽淮南武王墩考古领队宫希成介绍,武王墩早在唐代就已被盗,主棺盖板有明显的砍凿痕迹,考古现场还可以看到主棺部分坍塌,但内部情况难得一见,墓主极有可能是楚考烈王,号称楚国“最后的倔强”。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武王墩考古获重要进展墓主人身份基本锁定为楚考烈王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记者今天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果。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淮南5月21日电(记者陈浩、李俊杰、陶涛)记者从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获悉,墓葬规模、楚国历史、出土文物上的文字材料等多条线索指向,备受关注的武王墩墓墓主人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
中新社合肥5月21日电 题:炖牛排、栗子烧肉,考古现场探秘2000多年前楚王饮食中新社记者 张强大铜鼎煮牛肉汤、折腿款“蒸锅”、瓜果蔬菜……中新社记者20日走进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现场,探秘2000多年前楚王的饮食清单。
记者1月9日从安徽省文物局获悉,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已全部结束,共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组)。根据墓葬规模和结构形制、出土文物及文字材料,对照历史文献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墓主人身份为战国楚考烈王。武王墩墓地是一座带围壕的大型独立陵园,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5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安徽淮南田家庵区三和镇的武王墩墓发掘现场,看到了部分已经提取的文物,了解到了有关中室,也就是主棺所在椁室的发掘计划。很多观众想问,墓主人的信息最终如何认定,大铜鼎的具体尺寸和重量,什么时候能知道,对于这些问题,考古专家在现场也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