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见习记者 车家竹 供图:孙一博“故人昔已逝,旧影亦离渐。复今又还来,往忆随浊现。”“她看见复原后的照片时,眼角有了一丝水光,我想这便是技术的价值。”西南大学2022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盛阳同学,这样对记者说道。
7月4日至7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本次WAIC以“以工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为主题,重点围绕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三大板块,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当“造纸术”遇上AI,时长共59秒)当“造纸术”遇上AI 本文收录于专辑#寻找数字化标杆#在位于江门的维达纸业,独立包装的卫生纸从产线上鱼贯前进。有意思的是,这里相当多的生产线“锁”进了封闭的玻璃柜——生产线与外部隔着一层玻璃。
艺术家Vik Muniz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天才,他将一些废旧的新闻杂志、广告宣传画和漫画书撕成大小不一的碎纸片,再利用这些边缘不规则的纸片精心重现成9幅著名的世界名画,作品出来的效果非常棒,他细致地还原了原画,如果你也对这种还原感兴趣,你也可以找准一幅画尝试着用碎纸片还原一下哦……
如果世界上真有“时光机”,我们是否能回到过去,看一看那些有趣的老物件?穿越千年的三星堆文明、回望百年前的京城街景、看看老一辈留下的珍贵照片?……这些即使没有“时光机”如今我们依旧有机会看见,AI修复给了我们与历史对望的机会。
张重生教授在工作中。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致文 摄□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熠 朱晓玲近年来,用人工智能辅助古文字研究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2020年,全国首款AI甲骨缀合产品——“缀多多”正式推出,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批量缀合甲骨。当古老的甲骨文遇上AI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