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翠羽,头戴羽冠,拖着华丽的长尾在阳光下悠然踱步……近日,成都动物园又增加了3类新成员:鸵鸟、鹤鸵和绿孔雀。其中,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分布于云南,野生数量约500只左右,比大熊猫数量还少。
近日,成都动物园传来好消息,园内的斑马、岩羊、东北虎都新产下了幼仔,让动物园的夏天显得更加生机勃勃。2019年11月,成都动物园的东北虎夫妇产下的“东南西北”四只小姐妹如今刚刚长成大姑娘,他们的父母在今年5月15日,又产下了三只可爱的萌宝,分别取名为“新新”“征征”“程程”。
新的一年,成都动物园再添新成员,鸵鸟、鸸鹋、鹤鸵……其中还有“国宝”级的绿孔雀。绿孔雀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野生数量约在500只左右,比大熊猫数量还少,是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要知道这次一下就来了五只绿孔雀,两只公、三只母,兴许隔年还能添小宝宝。
近日,记者从成都动物园获悉,河马馆的新生小河马满3个月,园区宣布展开征集活动,向市民征集这只小河马的名字。在河马馆中,仅仅3个月大小河马的体型与它的妈妈相比起来格外娇小,粉嫩嫩的身体、大大的眼睛,跟在妈妈身边亦步亦趋,引来周围游客大呼“可爱”。
情绪稳定、“佛系”躺平、动物界的“交际花”……头顶这些“顶流”标签,有一种动物在2023年火遍互联网,与之相关的表情包、短视频、周边产品受到无数年轻人追捧,它就是“卡皮巴拉”——水豚。“卡皮巴拉”是水豚的英文名字“Capybara”的谐音。
熊猫馆30岁的“庆庆”吃过午饭后便躺在铺有草垫的床上烤“小太阳”休息近日,成都温度下降,俨然要让市民启动过冬模式的节奏。“又到了穿秋裤的季节!”有网友在微上发出感叹。然而,成都市动物园怕冷的动物们可不靠秋裤抵御寒冷,他们的法宝是“小太阳”取暖器。他们抱团烤火,温暖过冬。
【解说】从地暖到墙暖、从空调到取暖器,为了让动物园里的“毛孩子“们温暖过冬,你看,成都动物园为”毛孩子“们打造了暖冬乐园。松鼠猴、阿拉伯狒狒可以安逸地坐在地暖上休息玩耍。长颈鹿、犀牛等大型动物有气暖来加热空间,还有空调为它们调节温度。
龙年新气象,成都动物园又添新成员,3种类型的“龙宝宝”——有山魈、绿猴、羚牛,其中绿猴是2月20日刚出生的,2月21日就在它妈妈的怀里与游客、市民们见面啦。据了解,春节期间,成都动物园共接待游客54.13万人次,同比增长48.63%。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全身粉红的小家伙,瞪着黑溜溜的眼睛,跟在妈妈身后充满好奇地打探一切,时而在水中游泳戏水,时而学着妈妈的样子吃草。2月21日,成都动物园里,刚满三个月的河马宝宝有了自己的名字——“皮皮”。
13日,记者从成都动物园获悉,包括快一岁一个月的小羚牛、四个多月大的东北虎四姐妹、三个多月大的长颈鹿、3月5日刚出生的小骆驼等萌宝,有望于下周动物园开园时与大家见面。红星新闻记者叶燕 林聪 摄影记者 张直编辑 刘宇鹏
来源:【红星新闻网】大熊猫“盼盼”华南虎“波波”白颊长臂猿“呼呼”金丝猴“跳跳”和“童童”7月21日,成都动物园开展丰容活动以激发小动物们的运动DNA。下面就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这场动物“运动会”吧!大熊猫在吃过冰镇水果后,会做消食运动,主打一个健康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