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拿着一试管的白色粉末,发出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美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时隔20年,伊拉克人谈起这“莫须有”的罪名仍旧愤愤不平,政治分析人士朱马就是其中之一。
2月14日,一名伊拉克老年搬运工在巴格达一个市场外等待工作。连年的战乱让伊拉克普通民众饱受疾苦,数百万人失去家园,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激增,连同老年人在内真可谓苦不堪言。面临生活的困境,很多伊拉克老人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从事繁重的劳作。但因年老力衰,老人根本无法与年轻人竞争。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伊文】今天是伊拉克战争爆发20周年纪念日。2003年3月20日,美国打着“反恐”“民主”等旗号开始对伊拉克发动空袭。
昨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了一起炸弹袭击,5 人死亡。然后人们看到了这一幕:一个男人在一把残缺椅子上坐下来,开始在废墟里拉大提琴。他是伊拉克国家交响乐团的大提琴家卡里姆·瓦斯夫,爆炸发生后,他拿出大提琴,用音乐来回应恐怖袭击。
美军和腐败是祸首这里有“4万名大盗”法新社4月8日报道称,在美国领导的联军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后,人们曾寄希望于其千年古都巴格达能够从废墟中涅槃重生,但建筑工地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就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
在喧嚣的新闻报道中,有一条比较引人注目的消息,那就是萨达姆·侯赛因的墓地被炸塌了,这个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独裁者,死去十几年后,连他的墓都没有得到安宁,仿佛这已成为他生前暴政的又一言据,想必,没有哪个普通百姓能想到,这位让无数伊拉克人生活在阴影中的总统,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命运,今天,我们不妨从这一事件出发,聊聊这位历史人物和他所带来的那些事,以此探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意义。
大家好,我是申典启,一个实地走访世界各地,关注全球华人的旅行者。摩苏尔,又名“哈德巴”,尼尼微省首府,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也是伊北方工业、农业、金融中心和库尔德自治区的政治中心,拥有伊北方最大油田和最大炼油设施。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5日,伊拉克辛贾尔,库尔德民兵站在一辆“伊斯兰国”坦克上庆祝胜利。 摄影 Sebastian Backhaus2015年11月13日,伊拉克库尔德武装收复了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占领的伊北部重镇辛贾尔。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李一】当地时间26日晚,一场突发大火让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哈姆达尼耶镇上的一场婚礼瞬间变成“人间地狱”。截至发稿时,据当地卫生部门统计,火灾事故已造成114人死亡,另有近200人受伤,其中很多人为严重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