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民间传说,大禹为了空出湖水,让人们居住,便在晋阳湖周围的群峰众壑中,选择山体最薄、地势较低的南部为突破口,率先打开了灵石口,排出了晋阳湖之水,空出了太原盆地。
“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采访团走进灵石一直在持续打造的王家大院、王家庄园、石膏山、红崖峡谷等,我们看到古镇大院、峡谷、森林、高山草甸及多样性气象景观。灵石地处黄河流域华夏文化的发祥地,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繁衍,劳动生息。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年来,太原的各大公园的主题活动和不同风格的美景,如雨后春笋般井喷,这些公园在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休闲场所的同时,也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其中主题最鲜明的,当属人气和内涵并存的晋阳湖公园。
迎泽公园 米国伟 摄文瀛公园 张昊宇 摄晋阳湖公园 王韵菲 摄龙潭公园 邓寅明 摄 似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湖,比如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南京玄武湖、运城盐湖,城市因湖的存在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多了一份柔情似水的韵味。
龙舟竞演 体验“牺汤”魅力 寻味义井晋阳·端午文化活动令人期待 本报讯(记者 侯慧琴 通讯员 杨润德)“百舸争流”首届晋阳湖龙舟竞演、首届“牺汤”文化节、“寻味义井,梦回龙城”特色美食小吃一条龙、“农匠优品,晋源出圈”农产品展销会……6月14日,晋源区举办“晋阳·端午文化系列活
远 翔春天的相邀总是美好的。“明天天气好,带着家人上山吧!”友人在电话里说。想来我们三家人同上西山,还是去年深秋。其实,从我家向东几百米就是汾河,转身抬头,天天可望西山。然而不走近、不登临,不知不觉就有了疏离感。北国之城,春天是要郑重登场的。
端午未到,粽叶已飘香,眼下已经进入粽子预定销售的高峰期。5月28日,走进位于晋祠公园南侧的“晋祠有礼”太原市种植类非遗传习中心内,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粽叶洗煮、江米淘洗、粽子包制、初次蒸煮、真空包装、二次高压高温灭菌……每道工序环环相扣、各个环节有条不紊。
从子丑寅卯到辰巳午未再到申酉戌亥一座城的十二时辰总能映照出这座城独有的风情如果将龙城之地“太原”的繁盛浓缩在12个时辰里又会折射出怎样的多姿多彩呢?今天就以十二时辰之名触摸太原之美开启太原的美妙时光之旅!
演武古镇历史悠久,地处于山西太原盆地中西部,汾阳东南部,数千年以来就是人类集中居住繁衍生存之地。演武村离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只有二十几公里,与平遥县香乐村,大羌城,小羌城村隔磁窑河相望。演武历史渊源;“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这是夏禹治水后晋中平原流传很广泛的一首民谣。
丰收在望“半亩田”的千古美誉晋祠大米,颗粒大而饱满,稍褐而透明,性软而韧,味香而甜,吃起来清香爽口有嚼头,即使连蒸数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连,香气扑鼻,鲜亮如初,素有“七蒸不烂”之说,堪称米中珍品。因产自著名游览胜地——晋祠一带,而赢得“晋祠大米香喷喷、肉筋筋”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