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无感霜风侵蚀骨,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恸声悲歌催战鼓,更起刀枪向敌仇。毛泽东一九三零年寒冬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为悼念其夫人杨开慧烈士所作。
一提及毛主席,我们更多了解的是他作为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一面,是一名伟大的领导人,带领着人民走向新中国。其实,作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历史伟人,由于政名太高,我们常常掩盖了他在诗词、书法等方面的不凡成就。
《蝶恋花·向板仓》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信中附上他亲自拟就的碑文“毛母杨开慧墓 男岸英 岸青 岸龙刻 民国十九年冬立”,并随信备立碑费用30块大洋,通过中共地下交通线转板仓杨家,同时填了这首凄婉悲愤使人潸然泪下的词,同时又易使人同仇敌忾。
1982年3月10日,一叠整齐的手稿被修缮的工人们发现。这些手稿被严严实实地藏在了杨开慧烈士故居的卧室后墙,被厚重的泥灰包裹着,在黑暗的砖缝中等待了半个世纪。杨开慧牺牲52年后,世人终于得知了这位性情刚烈的女烈士铮铮铁骨下的缱绻柔情。
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我党许多领导人。他曾与毛主席促膝长谈,谈政治、谈时局、谈哲学、谈人生。斯诺还就爱情的话题专门和毛主席展开了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