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晋源区得到一个好消息,在晋阳大道通往索村一侧的稻田里,一处泉眼汩汩泉水冒出,溢满整个稻田,泉水复流,稻田复苏,绵延近100米的青色禾稻,再现了欧阳修诗中“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的美景。
晋祠水稻插秧在即,太原市晋祠镇周边的稻田里再次喧闹欢腾起来,稻农忙着打垄、机械翻耕、稻田灌水……5月11日,太原市晋阳大道通往索村一侧的稻田里,一处泉眼有汩汩泉水冒出,溢满整个稻田,顺着青色禾稻绵延近100米。
70岁的王铁根大爷就在附近小区居住,每天晨练都会路过稻田,去年冬天路过这片稻田就发现水不结冰,出于好奇就上前仔细查看,发现水出自稻田底部,向上汩汩涌动,泛出u字型涟漪向东面稻田流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毫无疑问这是一处泉水流出造成的,他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进入晋祠大米的插秧季,晋祠镇周边的稻田里又再次喧闹欢腾起来,稻农忙着打垄、机械翻耕、稻田灌水……5月10日,在太原市晋阳大道通往索村一侧的稻田里,一处泉眼冒出汩汩泉水,溢满整个稻田,顺着去年还未成熟的青色禾稻绵延近100米。
“泉水复流了!”5月10日,晋阳大道通往晋祠镇索村一侧的稻田里,一处泉眼有汩汩泉水冒出,顺着青色禾稻,绵延近100米,再现欧阳修诗中“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的美景。泉水复流的场面使稻农喜形于色。
太原晋源 多处泉眼复流 最近我市晋源区有好消息,在花塔村稻田公园西侧田埂下,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汩汩流出,再顺着地势流入田里。 北侧一块稻田里,一汪泉水蜿蜒而出,流至几百米开外。几近透明的活水下方,泉眼“咕嘟嘟”地冒水,在水面荡起阵阵涟漪。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卫艳)2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获悉,太原市持续巩固拓展晋祠泉出流现有成果,力争实现晋祠泉稳定复流。太原市持续推进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施全方位节水行动,开展节水创建活动,规范取用水行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9.94亿立方米。
11月5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山西晚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省水利厅联合太原市政府印发《晋祠泉复流实施方案》,明确“晋泉十条”复流措施。
2025年晋祠泉稳定复流 2030年兰村泉恢复出流《太原市治水兴水行动方案》发布2025年,力争实现晋祠泉稳定复流,各县(市、区)至少建设一条幸福河流……这是市政府办公室12月25日发布的《太原市治水兴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
稻田公园内复流的泉眼正汩汩往外冒水。 本报讯 “索村稻田里泉眼复流了!”“花塔村稻田公园里也有多处泉眼复流!”“王郭村的‘冒泉’复流能满足上千亩田地的灌溉……”得知晋源稻作区多处泉眼复流,5月22日,记者前往太原市晋源区实地采访。
6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在晋源区调研晋祠泉域复流和晋阳古城遗址保护情况,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安排部署,树牢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保持敬畏之心,全面加强文物保护,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提供有力支撑。
中新网太原11月5日电 (杨佩佩)5日,记者从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024年10月31日,千年晋祠泉水位超出泉口0.63米,创2023年5月复流以来新高。
西山生态绿化 贾 鹏 摄西山三章 何以西山?屏列城西、一脉青绿,山峦叠翠、溪泉泻碧,是为并州绿脉。古建琳琅、珠陈玉落,史迹繁盛、气象蔚然,是为并州文脉。赓续传承、守正创新,做强文旅、多元发展,是为并州兴脉。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