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当朝鲜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麦克阿瑟命令美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将阵线推到我国鸭绿江附近,但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下,美军铩羽而归,错失多个战略要地,美军参谋长沃克中将在撤退途中发生车祸身亡,成为美军死在朝鲜战场上战死级别最高的军官。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有关长津湖战役的战史中多次提到德洞山口和在其附近的福克斯高地孤军防守的陆7团2营F连的战斗情况,但却一字未提死鹰岭和其主峰1519高地,这是因为德洞山口和死鹰岭其实并不是同一地点,志愿军使用的是日本在朝鲜的总督府陆地测量部于大正五年测绘的当地地图,而美军使用的是日本再次于1942年测绘的地图。
虽然打退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彻底粉碎麦克阿瑟想在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即便赢得了胜利,但也有很多人留在了那片冰冷的雪原,长津湖战役的残酷、巨大的牺牲,直到今天也让我们不寒而栗,朝鲜战争的胜利不仅洗刷了我国百年的屈辱,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要说长津湖战役中最惨烈的战斗,就连中美两国都不愿再提及的血战,那就是历时五天五夜的死鹰岭血战,死鹰岭战斗是长津湖战役中最悲壮的一战,也是整个长津湖战役的缩小版,期间有125名志愿军被冻成冰雕,连美军都极为震撼,
凛冬将至,朔风呼啸,漫天飞雪笼罩着朝鲜半岛,皑皑白雪之下,掩盖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回荡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壮烈战歌,1950年,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抵抗侵略,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身着薄薄的棉衣,顶着敌人的炮火,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他们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接着上一讲,柳潭里的围歼在12月1日出现了意外情况,由于280团、282团还没能赶到柳潭里战场上,且当天新兴里围歼“北极熊”团还没有完成,所以79师由原来的围歼变为了围而不打,首先需要预留足够的总攻火力,其次也是为了避免减员,由于连日的严寒暴雪和没有补给,让79师以千人为单位持续的降低战力。
电影《长津湖》是迄今为止国内制作成本最高的一部战争大片,从3月份电影进入“攻坚拍摄阶段”,5月底电影杀青,6月份电影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7月份电影定档,本报不断跟进电影制作进展,曾做过多篇反映电影动态的报道,如:吴京易烊千玺领衔“第七穿插连”,战争电影《长津湖》定档、《中国医生》《长津湖》《无名》亮相上影节,博纳推“中国胜利三部曲”、 吴京易烊千玺主演《长津湖》首曝预告,全景式还原抗美援朝这场惨烈战役、《长津湖》“京玺”组合戏内外亲如兄弟,于冬:第一时间想到吴京跟易烊千玺。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王海大队”战机依次升空飞赴预定空域。师勇进摄图②:第966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救治训练。汪学潮摄图③:“冰雕连”官兵在观察哨报知空情。王 康摄图④:“上甘岭特功八连”官兵出征动员。陈立春摄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首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一营六连的战士宋阿毛的绝命诗。
一:“地狱火峡谷”,1950年11月27日东线战斗开始,11月28日夜,长津湖下碣隅里就受到第一次攻击,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深知下碣隅里一但失守,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两个团将无路可逃,11月29日,史密斯师长命令由陆战1团团长刘易斯·普勒上校向下碣隅里派出援军,援军由刚到古土里的英国海
《英雄儿女》影片片段。每当歌曲《英雄赞歌》激情高昂的经典旋律悠然响起时,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的战斗场景:敌人如潮水般涌来,阵地即将失守,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王成,拼尽全力用步话机向后方指挥部呼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