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有哮喘的人群中,给到医生最大的反馈便是难受。呼吸困难,喘息,夜间咳嗽都是日常的背景色。那么在这里,我为你揭秘可能导致夜间哮喘的原因,以及教会你5个小妙招有效防止这一点:原因1.生物钟可能是昼夜节律导致你身体的部分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了呼吸道微微变窄,这种情况将加剧你的哮喘症状。
今年的5月2日是第25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个哮喘患者”。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推算,我国哮喘患者人数约有4500万。由于对哮喘认知的不足,不少患者并没有接受全面、正规的治疗,也没有进行长期、规律的随诊。
针对这一挑战,2023年,中国科学院的孙兵研究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题为“Solar ultraviolet B radiation promotes α-MSH secretion to attenuate the function of ILC2s via the pituitary–lung axis”。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每年冬天,很多人因哮喘发作,整夜无法入眠,胸闷、气短、甚至呼吸困难让人备受煎熬。市面上的西药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哮喘却反反复复,很难根治。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应对哮喘吗?
杨柳依依,百花盛开美好的春天让人欢喜却也让一些人避之不及网友称:没有一个哮喘病人会喜欢春天春季为什么是哮喘的高发期?哪些因素会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如何预防和控制春季哮喘发作?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杨翠给出了解答哮喘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这是一种多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的出现,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病发时可能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有时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那么,一旦遇到患者突发支气管哮喘,普通老百姓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今天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加强哮喘教育,科学信息传播是关键”。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人都认识到哮喘是不能完全根治的。那么哮喘患者如何进行正确规范地治疗?如何避开过敏原?日常又需注意哪些方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湖南日报5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杨红秀 田爱玉)为增强公众对哮喘这一疾病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哮喘的认识,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又到了换季的时节,温差变化大,气温的明显下降增加了部分哮喘患者再次急性发作的风险。王女士今年36岁,患有哮喘6年,每天规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日2次,每次1吸,哮喘控制得很不错,已有1年多未出现急性发作了。
近期,我国低温寒潮预警频发,由于空气湿度减小、过敏原增多、早晚温差变大,冬季成为哮喘病高发期。哮喘患者如何安然过冬?专家提示,为实现科学规范的疾病管理,对于哮喘患者而言,除自身日常采取防护措施外,接受规范化治疗也很重要。哮喘是影响我国大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7日电(高军震 周芷含)2024年5月7日为第26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强化哮喘教育”。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同时,哮喘一旦急性发作,瞬时便会呼吸窘迫,甚至导致昏迷、死亡。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提示,春季是哮喘高发季节,有哮喘病史或过敏体质的人需要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