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简介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均居于此,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故宫三大殿就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总的来说,故宫三大殿是明清时期朝廷最重要的三座宫殿,国家重大典礼的举办都离不开这三座宫殿,其中太和殿主要是当作大典的举办场地,中和殿主要用于皇帝在大典前休息所用,保和殿主要用于皇帝宴请百官所用,及举办殿试。
“行走在北京中轴线”系列天上紫微宫,地上紫禁城故宫原名为紫禁城。古代在设计建造皇城时,讲究“天人合一”,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无上。《后汉书》中说:“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行走在北京中轴线”系列上篇文章介绍了故宫的外朝三大殿,今天再来说说内廷后三宫。故宫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东西两侧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便殿及后妃居住生活之处。内廷也是清代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