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7日电 (吴平华 陈丽 杜福平)古籍,作为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民族记忆的重要传承。据悉,自今年9月起,宜宾市图书馆联合叙州区图书馆,在北城实验小学开展了“阅无限向未来”暨“阅启未来星”馆校合作“北城学子邂逅古籍”主题课程。
位于中轴线西侧的琉璃厂文化街,是北京文化氛围最浓厚的街区。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书店就伫立在此,民国以来诸多私营古旧书店内擅长古籍装订、修补技艺的老师傅,都汇集在这家书店。徐晓静是中国书店古籍修复技艺第四代传人。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启动仪式20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成果集》同时在现场发布。启动仪式现场。
我国因朝代更迭、战乱、私自倒卖等原因流失于海外的古籍经典不计其数,现将少量利用技术手段取回的古卷分享给同胞好友,涉及内容涵盖丰富,主要是以国学、道、医、易、释为主,供同修好友参考学习、收藏传播,弘扬我华夏大地的悠远文明,传承古人圣贤智慧!今日分享——《黄帝内经》二十四卷。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古书复活记》,用镜头记录了一批用自己的修复技艺让古书传之后世的“古籍守卫者”。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春夏秋冬四季轮替更迭着窗外的岁月,他们就是在这样的默默无闻中,用代代传承下来的修复手艺让破损的古书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