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火炮可能是受到后世影视剧的影响导致很多人对日本火炮的概念停留在九二步炮甚至是掷弹筒这个级别,事实上日本大规模进攻时九二步炮只能算是开胃菜,为日军掩护和压制的重型火炮才是日本陆军倚重的正餐,今天就介绍一下日本在二战使用过的10厘米野战加农炮。
平心而论,二战中的日军确实算得上一支王牌劲旅,一流的战斗人员素质和战术素养,让他们可以进入二战参战国的第一梯队,抗战初期我军只能通过“人海战术”靠着数倍与日军的兵力才能和他们决战,比如在37年开始的忻口会战中日双方兵力比为3:1,淞沪会战,中日双方兵力比为4:1,但两场战役的均全以我军失利而告终,从这一点可以看到日军的强悍之处。
四一式75毫米山炮是20世纪初日军第一批采用炮管复进装置的火炮,一开始它装备在师团下的炮兵联队中。后来日军有了更先进的九四式山炮,性能相对落后的四一式山炮也没有退役,被精打细算的日军下放到步兵联队,作为“联队炮”使用。
二战时日军很艰难地维持着战争机器运转,因为日本本身物资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战争,需要从被占领的其他国家掠夺资源,海运是唯一有效的运输方式,但在美军潜艇的打击下,航线变得及不安全,日军又没有能力组织海军力量进行全方位的护航,商船很多时候只能自救,日本为此特别研制了20厘米L12短舰炮。
二战时期,日军重炮联队主要装备两种火炮,一种是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另外一种就是本文要说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105毫米炮的威力和150毫米炮无法相提并论,之所以它也被称为重炮,主要靠的就是射程更远,达18公里,可以用于反炮兵作战。
前几期介绍德国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时说过,中国曾向德国进口过该炮的32倍径版本,如果仅限同口径榴弹炮那日军完全不是对手,这里说仅限是因为日军仍有远程加农炮可以压制该炮,今天就来盘点那些在中国战场上出现过的日军150毫米加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