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的重臣,为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特别是他代表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人对于李鸿章的印象加深了不知多少万倍,屈辱之下,让人对于李鸿章的做法是无比的仇恨。
李鸿章.晚清名臣,本名章铜,字渐甫,号少荃,世人称“李中堂”,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他的书法端庄中不乏生动,用笔按提有序,丰腴厚重,内敛有致,疏密井然,笔墨酣畅淋漓,有欧、颜遗风,看李鸿章的书法风神豪迈,气势雄强,极有庙堂之气。
而他的行书,整体上以赵体为主格调,同时还融合了董其昌书法的特点,写出了一种崭新的面貌,让人一见倾心,笔墨酣畅淋漓,从他的行书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那种楷意,表现力十分强,尤其是个别点画上,表现出一种斩钉截铁的劲,十分干净利落,诸如转折之笔,就有这样的感觉,线条上虽然没有明显的粗细对比,但是视觉冲击力也是非常强烈的,让人一见倾心。
李鸿章是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人们评论其品性的同时,也不断的深挖出其文化特点,通过李鸿章存世的墨迹,可以看出其书法造诣匪浅,其楷书作品布局有序,字字和谐于一体,行行有度,用笔按提有序、丰腴厚重,结体内敛有致、疏密井然,笔墨酣畅淋漓,有欧、颜遗风。
清朝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其书法功夫了得,我们之前,欣赏过他的楷书和行书,他笔下的楷书,浑厚饱满,正气凛然,给人一种正大气象之感,一上眼,就能够感受到颜楷的博大,其行书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黑重大,虽然这样,但是同样很是惊艳,可以碾压不少书法大家,是大家之水准,但是,我们却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虽然他的书法作品很是常见,但是其小楷作品却不多见,这不就有他的小楷精品《心经》示人,魏晋风骨,元明韵致,很有高度,堪称“天花板”,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