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件事情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北方老年人到南方过冬大部分都是经济条件好的人,其目的为了健康长寿、享受生活,但是我觉得春夏秋冬是地球的自然现象,我们人类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了几万年,已经适应了这种自然环境,而且北方的老人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如果长期过这种候鸟生活身体的生物钟可能会乱,是否有益健康值得思考。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如今的海南省东北人比较多,尤其是海南岛最南部的三亚被人称之为“东北第四省”。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当年解放海南岛的部队是来自东北的四野,海南解放后由于岛内管理和建设的需要,很多“四野人”就地驻扎组建农垦兵团,在这里“生根发芽”。其二就是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掀起了国企改革下岗潮,而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由于国企和重工业最多,因而受到的冲击最大,很多下岗职工得不到安置不得不拿着工龄买断金自谋出路,而彼时的海南省正处在建设经济特区的热潮中,各地的精英、人才携着他们各自的梦想纷纷涌向那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这里面就有很多东北人,其中有不少人的亲友本身就已定居在海南。
冬天,北方寒冷,南方温暖。不少北方的老人会选择到南方过冬,他们被称为“候鸟老人”。年逾七旬的市民杨林(化名)就是一位“候鸟老人”,他与老伴儿目前在海南。为何选择到南方过冬?出发前需要准备啥?日前,记者对杨林进行了采访。
每天凌晨5点以前起床,在家里练练哑铃、做套操,上午在家中休息或在小区里遛弯儿,中午睡个午觉,等日头不那么热了,再去10分钟便能走到的海滨浴场散散步,看孩子们在海滩上叽叽喳喳地疯跑,或者去不远处的奥特莱斯打发时光——这便是哈尔滨老人王晓在海南三亚的冬季生活。
我同事的父母,每年11月初就着手去海南过冬了,已经连续去了四五年。她妈有气管炎,在家时,一到冬天就发愁,几乎每年都得住院输液。那种呼吸不畅大喘气的痛苦,难受在母亲身上,焦虑在女儿心里。自从去海南过冬,冬天不再难熬,气管炎好多了,轻易不复发,即使发作,症状也很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