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讲师:贵州省委党校(行政学院) 焦玉石内容提要:四渡赤水战役历经三月余,红军在川、黔、滇广大地区与敌周旋,摆脱了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实现了渡江入川的战略计划。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最耀眼的军事行动,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
1934年12月红军“湘江战役”惨败,兵力从8.6万锐减到3万余人。1935年1月,红军突破战略要地遵义,并在此地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重新确立了毛主席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并至制定了北渡长江的目标。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蒋介石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1935年1月29日凌晨,毛泽东果断放弃原定的北渡长江计划,率部向西一渡赤水,转向川南地区。
四渡赤水战役,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采取高度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以积极的行动取得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是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是毛主席高超指挥艺术的体现。
四渡赤水,乃是伟人毛泽东的封神之役、得意之作,堪称军事史上的不朽奇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各种路线的对错难以立判,唯有历经惨痛教训与鲜血洗礼,人们才深刻领悟到,唯有毛泽东指引的道路方能引领红军走向胜利。
“走位”,是个新词,多描述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里,玩家操作角色的行动路线。比如以某盟为例:开局不久,敌方发现我方一名玩家落单在野区,敌方便叫上全体队友从四面八方往野区合围,准备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吃掉落单者。
欢迎关注由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特别支持的《建冲说党史,星火耀贵州》。上次我们讲了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避实就虚,在茅台镇三渡赤水。这次,我们继续来讲毛主席的“得意之作”,红军四渡赤水河。(点击观看完整视频)四渡赤水战役是一场3万对40万人的悬殊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