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开展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黄胸鹀(wú)。近年来,黄胸鹀在巢湖周边曾出现,但在安徽省内其他地区鲜有出现,这也是淠河多年来首次记录到该物种。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省桂阳县舂陵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2月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通过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近日,湿地公园迎来了不少特殊的“客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桂阳:持续生态治理 吸引珍稀鸟类“做客”湖南省桂阳县舂陵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2月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通过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近日,湿地公园迎来了不少“特殊的客人”。
新闻回顾今年4月23日,“安徽省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案例。通过退渔还湖、退塘还湿、构建多种湿地类型等举措,十八联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候鸟越冬的新乐园。
大皖新闻讯今年年初在宁国水阳江和泾县青弋江都发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发现宣城市新记录种——天台粗皮蛙……5月22日是第3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鸟”声一片。眼下,我市廉村的二百多亩稻田正迎来成熟期,稻浪飘香引得成群南迁越冬的候鸟在这里驻足停留,其中竟有多达上百只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实属罕见。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走进位于蚌埠市淮上区的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6000亩原生态的芦苇随风摇曳,其间不时有惊鸟飞起。在这鸟类天堂,鸟类监测员陈永胜追逐着这些鸟儿记录着湿地的变迁。 监测鸟类,见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801.
10月合肥的天空将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南飞的家燕、白头鹎鸟浪勇猛威武的猛禽……本月,迁徙季进入最高潮无数候鸟将掠过合肥上空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稀罕物”普通燕鸻 鲁梅摄发现多个“新记录”鸟种9月28日,巢湖湿地鸟类生态摄影师童家强来到巢湖边的团山观鸟,除了拍摄到迁徙路过的蜂鹰
在禁猎区内,两名农民在禁猎期猎捕野生鸟类数千只,计划育肥后出售。其中,有1262只黄胸鹀系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另有1332只鸟类死亡。据国家林草局官网信息显示,黄胸鹀还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