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前线,军车隆隆,大战一触即发,军队严阵以待。冯玉祥已由潼关移驻华阴县,连日召开军事会议。西北军中,冯玉祥实行家长制,对高级将领如子侄一般,每次提升前,命人用军棍打一顿屁股,然后再封官,鹿钟麟等大将都享受过如此“殊荣”。在军事会议上,冯玉祥予智子雄,他一布置,无人敢提异议。
韩复榘,字向方,1890年出生于直隶省霸县东台山村的一个小康人家。1910年春天,韩复榘在流浪途中巧遇1个经常出入军营的算命先生,并由这位先先引荐投靠清军第24镇第40协第80标第3营当兵,当时该营管带正是后来西北军系统的首领冯玉祥。
侯宝林大师经典相声《关公战秦琼》非常精彩,其中大军阀韩复榘(jǔ)父亲的老粗形象也深入人心。话说韩复榘给老父亲过寿办堂会,戏班子唱到《千里走单骑》的时候,韩老爷子突然站起来叫停。他就是要求多唱点山东戏,因为关公不是山东人,必须唱山东本地的英雄——秦琼。
民国初年,山东有一段几乎“独立”状态,而造成这种状态就是号称“山东王”的韩复榘。韩复榘是河北霸县人,与西北军阀冯玉祥是老乡,因此韩复榘最早是冯玉祥的人,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01韩复榘为什么又成了老蒋的人?
《军阀风云》148回韩复榘石友三二叛冯玉祥 西北军土崩瓦解 韩复榘、石友三率部投降晋军不久,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到达五原后,即电石友三、韩复榘两人到五原开会。两人初不敢前往,冯玉祥摸透了他俩心思,派张允荣、萧楚材登门解释。
在西北军中原大战战败后,西北军最强的两支残部,分别是山东的韩复榘军事集团和河北的宋哲元军事集团,其中韩复榘军事集团正规军有六万之众,加上地方保安团,拥兵十万,而且控制山东地盘近八年,自给自足,独立性很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爆发,由于日寇预谋已久,又占据着装备和火力优势,因此第1年就迅速占领了华北、华东等多个省份,驻守于此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各省的行政长官也无法继续行使职权,只能离职而去。
石友三有奶便是娘石友三曾是冯玉祥的贴身护兵,人很机灵,在老冯的栽培下,成了能征善战的猛将。但此人的特点是见风使舵,有奶便是娘。他后来当了汉奸,被高树勋活埋,这是后话。石友三和韩复榘是拜把子兄弟,啥事都听韩老大的。韩老大背叛冯玉祥,石友三也反出山门。
原来,韩复榘驻扎地有一所女子学校,韩复榘的手下,把学校的女学生都娶走了,女校长只好来找韩复榘诉苦。另一方面原因是女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这些军阀都没有文化,娶一个女学生,也显得有面子,比如川军军阀杨森娶了十二个老婆,其中就有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