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网北京讯在黔北大娄山深处,有一位名叫赵枪斌的点穴正骨专家,他以一双妙手,传承着中医,武术的愧宝,源远流长的中华气功文化,集诸家精华于一炉,融内功导引接跷术、点穴、布气、针灸于法中,融养生中医,技击,开发智能为一体,守护着人们的健康。
4月25日,西安市级非遗马氏点穴疗法首期传承培训开班仪式在凤城七路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举办。培训学员吴延明、刘勇、宁利娟、郑东丽在见证人与全场来宾的见证下向马建民行拜师礼,并接受了马建民与第三代掌门人马可共同赠送的马氏点穴疗法著作和人体经络模型。
人物简介 翁志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氏点穴传承人陈耀龙教授亲传弟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中医师,羊城启明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志愿者服务站站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培英职业学校内科推拿学讲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康复协会指导讲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健康讲座讲师,广东省宜佳职业技术学校小儿推拿学讲师。
2020年3月20日,经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委会召开专家组评审会议,一致认同江西省吉安县梅塘镇栗塘街肖玉华同志申报的“肖氏整骨疗法”具有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价值,并向中国传承人网、中国乡土文化网《中国传承·人才智库》推荐入库。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或许是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廖聪龙8岁习武,早早开始学医,在行医30余年里,坚持运用医武结合的理念,帮助许多患者解除筋骨之痛。
日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陶氏消渴疗法和陶氏正骨点穴疗法项目落地陕西榆林。阜宁县第七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3项,包括传统技艺8项、传统医药2项、传统舞蹈1项、民俗1项、传统美术1项。
为更好地满足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及实践,近日,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串雅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平台,通过验证并推广中医诊疗技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串雅堂”释名:《串雅》是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所著关于走方医术和验方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