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这或许是人类与“癌症之王”的斗争中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11月21日,国际医学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平扫CT+AI”,人类首次拥有了大规模早期胰腺癌的筛查手段。
62岁的张阿姨近1月来经常感觉自己“肚子痛”,自行口服胃药后不见好转,遂于哈医大一院就诊并行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怀疑胰腺恶性肿瘤,张阿姨取得检查结果后非常焦躁,几度失去了治疗信心,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张阿姨于哈医大一院核医学科PET/CT分子影像中心进行18F-FDG联合18F-FAPI-04 PET/CT检查以进一步评估全身情况,其中18F-FDG PET / CT与增强CT检查结果一致,均观察到胰头部的恶性肿块,但两种检查方法均难以评估病灶周围的小淋巴结性质,限制其对张阿姨病情的精准分期。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谈“胰”色变,是普通人说起胰腺癌的第一印象。日前,国际医学顶级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刊登论文称,通过“平扫CT+AI”,人类首次拥有了大规模早期胰腺癌的筛查手段。胰腺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80%的胰腺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
患者正在进行CT检查。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所有恶性肿瘤中五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症。而利用常见的平扫CT,很难检出胰腺癌。如今,有了人工智能(AI)的辅助,平扫CT有望发挥出大规模胰腺癌早期筛查的巨大潜力。
北京时间11月21日凌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放射诊断科曹凯主治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邵成伟、陆建平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平扫CT联用人工智能大规模检测胰腺癌的研究”,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2022影响因子IF=82
本报记者 熊 建图为周永进正在检查患者的CT片。 阿里巴巴达摩院供图刘伟(化名)不久前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体检,做了一个胸部平扫CT。该院放射科医生周永进在看片子时,接入了AI。结果AI提示刘伟的胰腺上有病灶。接下来,进一步诊断确诊了胰腺癌。刘伟随即被安排手术。
图为周永进正在检查患者的CT片。阿里巴巴达摩院供图刘伟(化名)不久前来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体检,做了一个胸部平扫CT。该院放射科医生周永进在看片子时,接入了AI。结果AI提示刘伟的胰腺上有病灶。接下来,进一步诊断确诊了胰腺癌。刘伟随即被安排手术。
胰腺癌被誉为21世纪的癌中之王,最致命,最难发现,扩散最快,是目前最难以攻克的医学堡垒之一。“很多胰腺癌患者一开始是没什么症状的,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腹痛、消瘦、黄疸等,但很多人不会觉得是胰腺出了问题,以为是胃的问题,等到揪出真凶,大部分都到了中晚期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胰周可有液性密度,但不会有坏死物质。在发病的前几天胰腺可仅表现为水肿,局限或弥漫性低强化,可能很难与 IEP 相鉴别,在这些病例中,在发病 5~7 天后再次行 CT 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诊断坏死性胰腺炎的准确率。
一般来说,接受医疗检查的辐射剂量很低,例如:胸部检查为0.01mSv,头颅扫描为2~2.8mSv, 胸 部 扫 描 为5.7~8.0mSv,腹 部 和 骨 盆 扫 描 为10.0~14.4mSv,全身接受常规核医学照射为4.2~5.9mSv,远远低于确定性辐射剂量的100m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