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的基石,它能够抵御外部威胁,保卫国家免受侵略、入侵和恐怖主义等危险。强大的军队不仅能提供一种威慑效果,使潜在对手在考虑军事行动之前三思而行,还有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重要目标夺控作战,是对敌指挥机构、核导设施、机场港口、后勤基地等重要目标,实施夺取并控制的进攻作战,要求情报上及时准确,行动上隐蔽迅速,夺控上精确果断。但重要目标一般位于敌防御纵深,防卫严密、伪装隐蔽,夺控难度相对较大。
巴基斯坦维和仪仗班。季压西摄本文作者是我军一名高级军事译员,多次出国执行军事外交、外军培训、维和行动等任务。这些经历给他留下许多难忘印象。本文选取作者在刚果(金)维和分队担任联络官和译员以及其他出国经历的片段,以飨读者。
今天,战略威慑变了模样——试析外军战略威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许三飞 吴思亮阅读提示近年来,美俄两国在战略博弈中动作频频,从战略条约废止到战略导弹试射,从战略载具更新到核弹头迭代,比着用战略威慑说事。战略威慑,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求从心理上慑控对手。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智库平台27日在北京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报告指出,在南海,不同国家军事力量间经常发生海空相遇,特别是中美两军之间每天有十余次、每年有数千次的海空相遇。其中,绝大多数是专业和安全的。
中国媒体为什么在此时首次还原加勒万河谷对峙过程,专家解读来了!19日早上,中国官方媒体首次对外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同时报道称,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从外军实践来看,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打破旧有利益格局——利益藩篱,军队改革必须冲破的难关纵观古今中外,只要是改革,鲜有一帆风顺的情况。因为未能打破旧有利益格局而浅尝辄止,致使改革半途而废最终失败的事例,在世界军事史上也一再上演。
隐秘性是网络战的基本特征之一,与其他作战形式相比,网络战很难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则意味着失败,攻守迅速转换。近年来外军实践表明,随着网络态势感知、攻击溯源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战保持隐秘性的难度在不断增大。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从提出全系统全寿命理念,到实施集中统管、网络可视化管理,外军正不断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效益■ 高建伟 张有凤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深入推进不仅引发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飞速发展,也引发了装备管理上的一系列创新。
来源:中国国防报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征用民间船只运输军用物资在军事后勤保障领域,世界主要国家军队都在推行社会化保障。虽然由于国情、军情不同,各国军队社会化保障程度不一,但做法大同小异。其中,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化后勤保障发展较快,实践经验也相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