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工,帮别人发广告,每天挣60元。一个月来,我一天都没休息,总算挣到了1800元。”昨(18)日,家住南部县的18岁小伙汪涛,背着简单的行李从成都回到了南充。今年高考, 他凭借637分的好成绩被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本硕连读8年制)。
本网讯(记者 李帅)8月9号上午,一名阆中籍在成都打工的男子,因为钱财被骗,不得已之下竟然徒步220公里,历经5天4夜,从成都步行走回南充。当走至顺庆区潆溪卫校时因实在无力继续前行,当场瘫倒在路边,后被潆溪派出所民警及时发现,干警们在给予其救治后助他搭车返回阆中。
23岁时,热爱大自然的“00后”郑懋淇做了一个选择:辞去月入近万的工作,来到成都温江的岷江村当一名“村民”。本以为只是年轻人的心血来潮,新鲜劲儿过去后,又会开启下一段旅程。一年下来,郑懋淇发现乡村给他的,远比他想的更多。
9月5日,四川26岁小伙彭正阳的经历引发关注:他18岁考入四川大学,大二退学去成都一家电子厂工作,工作5年后,他再次高考考入了兰州大学。据兰州大学,近日,该校2024级本科新生迎来开学,来自四川南充26岁的彭正阳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
成都到泸州,距离260公里,开车只需3个小时,26岁的成都籍小伙陈乐却“走”了整整21年…5月8日,“母亲节”,和父亲失散21年的陈乐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从成都奔赴泸州,见到了久别的父亲、舅舅等亲人。
7月15日上午,患者小侯和妈妈再次来到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主刀医生颜屈伦副主任医师为患者拍下了X光片,复查了一年前断肢再植的患处,查看关节活动、神经恢复和骨折愈合情况,如今19岁的小侯几乎可以丢掉拐杖,轻松行走。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赵奕 李琪 摄影报道时隔30年,黄建国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源于一场城市新年展。成都春熙路,封面新闻联合小红书推出的“你就是成都封面”新年展正在展出。在展览的30幅照片中,一张上世纪90年代年轻人在成都街头送外卖的老照片,勾起了人们对90年代的城市记忆。
今(6月16)日,回家料理父亲后事的李成龙顶着重感冒,早早便来到餐饮店上班。与此同时,被他感动的一家美发店老板也推了客户的单,早早来到店里找他谈收徒学艺一事。最终,李成龙决定,再在餐饮店工作一年,以报答老板及同事之恩,之后才考虑去美发店学艺。
春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也是在异地打工的人们一年里难得和家人团聚的日子。一桌团年饭、一杯热酒、一封红包,寄托着大家在新年对彼此的祝福。然而有些人却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为市民提供着服务,外卖小哥就是其中之一。三十多岁的董志城是美团的一名骑手,今年是他成为外卖骑手的第7年。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成都市文广旅局在现场发出告诫,企业若在经营过程中从事广播电视制作等相应经营活动须提前办理相关许可证,在创作作品内容中不得恶意炒作违反了法律和公序良俗、道德底线的流量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