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7年,这一年注定是北宋文人最为热闹的一年,这一年的进士科,录取了整个北宋最为精华的十位人才,虽然有苏轼的《刑赏忠厚之制论》这一满分作文珠玉在前,但苏轼的其他同年在未来的发展亦是毫不逊色,这十位人才中,有四位后来成为北宋宰相,而另外几位则是思想流传千古的思想家,于是嘉祐二
纵观整个中国科举历史,有两届科举榜最为有名,一个就是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的嘉佑二年进士榜,这次进士榜上出现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除此之外还有思想家二程、张载等人以及日后的宰相吕惠卿、曾布、章惇,可以说是群星灿烂。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最后一届科举落幕。前后历经1300多年,共举办了486次,共产生状元郎504人。其中唐朝139人,五代十国11人,宋朝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