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以制作材料为依据的乐器分类方法,即“八分类法。据《周礼·春官》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材质不同,乐器的声音效果也大不相同。“八音”乐器的制作材料包括植物、动物、金属和石材,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手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从出现以来,“八音”分类法一直占据着我国传统乐器分类的主流。
八音是指我国古代的乐器,即古代乐器的统称。我国古代,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八音。1.金类:这类乐器用金属制成,如钟、编钟、方响、钲、铙、钹、锣等。2.石类:这类乐器用石料或玉制成,如磐、鸣、球等。3.
2013-11-14 12:46 岚县民间八音历史无可稽考,俗称响工,传统响工的乐器有:唢呐、笙、管子、鼓、镲、铜鼓、二骡子,响工一般六至八人一班,有班主,活动场所是民间庙会、婚丧嫁娶。随着时代的发展,响工班子增加了电子琴、架子鼓、二胡等现代乐器。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豌“气足,唢呐才能吹得好。”8月7日,在定安县龙河镇政府文化室,定安县级海南八音非遗传承人、黄氏海南八音第5代传承人黄成照一边说,一边吹响了手中的唢呐,明亮又具有穿透力的乐器声瞬间响起。
唢呐是八音里无愧的主角,它高亢、嘹亮的声音一响起,让人马上置身于喜庆的气氛里。八音队在演奏曲目、乐器分工上很讲究,日常的排练、磨合能使正式的演奏更默契。新娘在欢快的《迎亲曲》中出阁,在民间众多的娶亲环节中,八音队的 奏乐助兴必不可少。
汇聚山西各界人士 共同找寻故乡情缘搜集各村民俗线索 群策群力共同抢救西社八音会、豆口旱船、北社四景车、白杨坡纺织,还有那花花绿绿的民间服饰、巧夺天工的剪纸、形状各异的根雕、誉满华夏的贡品潞党参、三晋闻名的大红袍花椒……说到自己的民俗文化,平顺人大都如数家珍。
上党八音会上党八音会是一种汉族民间吹打乐,在山西省东南部于长治、晋城一带广为流传。图为:上党八音会简要介绍八音会的吹打乐器主要为吹奏类的唢呐、笙、口噙子、哑腔;拉弹类的高音呼胡、中音呼胡、老呼胡、板胡、二胡、扬琴、二弦等;打击类的老鼓、同鼓、扁鼓、手板、锣、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