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监制 谢晔 策划 刘健 记者 刘晓庆 视频 马丁 吴鑫 校对 王涵第二届数贸会举办正酣,走进3楼“丝路电商”主题馆,人来人往间,一个三面透明的直播间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不大的空间里,四周分布着几盏巨大的补光灯,琳琅满目的运动服饰散落在各个角落。
(声明:本文纯属虚构故事,非我自己的经历,文章中所出现人名、地名均与现实无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苦命的女儿,要是在咱们这你一定要被抛弃了!”“母亲,还好我嫁到了中国!”自小生活在尼日利亚的姑娘洁丽,为了贴补家用,在18岁的年纪就被父母送到中国打工。
一场创业服务交流会告诉你答案吴海群在浙江滕智律师事务所工作,平时主要协助涉外部主任,为有需求的外籍人士出具创业规划书。将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中,吴海群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想在杭州创业。“如何在杭注册公司、有无税收优惠政策,外籍人士比较关注这些问题。
在银湖街道虎啸杏社区,有一位特殊的志愿者,他的中文不是很好,但亲切友善、笑容可掬,教孩子们英语,还特别喜欢穿着红马甲在社区里捡垃圾,他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尼日利亚留学生AYO,也是大家口中的“洋雷锋”艾老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范雪 见习记者梅从政 实习生何孟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湖光山色俯拾皆是。“热情好客,风景如画。”是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郑明对杭州最直观的感受。数字化高效运转也不断地刷新着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胡敏俐对智慧城市的认知。
浙江传媒学院外国留学生节目表演《龙舞华夏》。 童笑雨 摄浙江传媒学院外国留学生节目表演《龙舞华夏》。 童笑雨 摄中新网杭州12月12日电 题:外国留学生在浙江:我们都用不同的方式爱中国作者:童笑雨“在‘浙’儿我们不再是那个所谓的老外,我们都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的爱。
中新网杭州8月17日电(曹丹 王飘飘)编织、定型、修剪、封边……在专业竹编老师的指导下,一根根竹篾在乌拉手中摇身一变成了一把精美的扇子。“我来自俄罗斯的一个村庄。青山村的低碳理念、创新技术、美丽景色让我着迷,我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东西。”乌拉分享说。乌拉(左一)正在体验竹编技艺。
2022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非洲创业者培训在杭州开班,本次培训为364名来自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南非、索马里、肯尼亚、卢旺达、马拉维等国的创业者提供线上创业课程和实践,两个月前,阿里巴巴亚洲者培训班刚刚结业,有631名亚洲创业者接受了中国电商经验培训。
坐标杭州,为什么在杭州的黑人看起来比大多在杭普通人过的生活质量还要好,他们都是从事什么工作的?这几天看到的在杭外国人不少,地铁上见到的黑人小哥哥和小姐姐最多,无论是穿着还是手机型号感觉比大多普通人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