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包、糕点中普遍存在的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因安全性相关话题引发网友担忧根据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在我国迎来大范围禁用彻底退出“面包圈”脱氢乙酸钠是什么?为何在烘焙业广泛应用?“新国标”为何对其使用作出调整?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乐观,食物中添加增白剂,用甲醛浸泡的食物等食品问题已经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危及食品涉及面越来越广,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使用的手法越来越隐蔽,例如我们常说的食品添加剂,对身体危害极大。
“无糖饮料不含糖,吃了不会得糖尿病!”“无糖食物更健康!”......近些年来,无糖食物广受消费者喜爱,而且还被营销成了健康食品的形象,小艾提醒大家,无糖饮料虽然不含糖,但是使用的添加剂却有健康争议。一、无糖产品标注“无糖”,为什么吃起来还是很甜呢?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27大类食品658批次样品,最终发现:9大类食品13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过量添加、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等。其中,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尤为突出。食物中加入了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到底有何影响?
而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小女孩之所以发生肝癌,与她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据女孩母亲描述,小女孩平时特别喜欢吃方便面、火腿肠,不爱吃饭,而且还很喜欢吃零食,喝可乐,而正是这些习惯为肝癌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文章开始,大家先做一个选择,以下是A、B两块生肉,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之前,有人曾说“我国癌症高发,食品添加剂可能是罪魁祸首”,如今加上媒体的各种报道,也让我们不得不担心:食品添加剂真的是癌症元凶吗?
因此,对于食品安全,老百姓是很关心的。近些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食品添加剂事件,比如“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红心鸭蛋事件”等等,这些事件都是因为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导致民众对食品安全产生恐慌心理。
提起食品添加剂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它不仅能够防止食品变质,延长保质期还能够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质如色泽、口感和风味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025年2月8日起正式实施我们梳理了新旧标准的变化要点一起来看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