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辛德勒的名单》,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也让世人铭记那段黑暗的历史,黑白镜头下,纳粹军官用冰冷的目光审视着瑟瑟发抖的犹太人,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残酷的“选边游戏”,而决定他们命运的,有时仅仅是一些看似荒诞的“识别标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曾经被奉为真理的荒谬逻辑,如今看来却是如此不堪一击,但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展现出卓越的智慧与韧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他们的成就令人瞩目。然而,犹太民族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饱受磨难,屡遭迫害,久无自己的国度。为何这样一个聪慧而坚韧的民族,反而在历史上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
因为历史原因,如今的犹太人流亡在世界各地,除了以色列75%的人口都是犹太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教派中标准都不一样,保守派认为,只有父母都是犹太人,孩子才算犹太人,主流派认为只要母亲是犹太人,或者通过一些仪式皈依犹太教的人,都算犹太人。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犹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明、会做生意,比如人尽皆知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是犹太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也总有犹太人的身影。但犹太人的经历也充满了坎坷,尤其是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他们的无情残杀。
中东为何落后,在今天似乎是个问题。其实,全球各地为何发展不同步?顺便讲一下,几乎所有的国家或民族都是以地域为标志的,比如欧洲人,亚洲人或埃及人等,但是世界上也有两个不以地域为限定的国家和民族,他们是如水一样的流动的民族:犹太人与吉普赛人。
教育永远放在首位,犹太民族是个具有古老文明传统的民族,热爱知识,重视教育是犹太人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犹太人富商辈出,犹如天上的星辰一样众多,这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和勤奋外,还与他们早期的家庭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在犹太人看来,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永远排在人生中的首位,他们认为教育和宗教一样神圣,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要从小培养孩子,小时候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就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投入无形的资本,犹太先贤本伊古里安曾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还有先行说,对教育的投资是有远见的投资,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平庸之恶”,一个哲学术语。这个概念由犹太裔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在1963年出版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一书中提出。书名中的阿道夫·艾希曼是德国纳粹高级军官,被称为“死刑执行者”,犹太人在集中营中的运输和屠杀,大部分由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