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院学术支持,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歌华大型文化活动中心有限公司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协办的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数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11月26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4月13日。这是数字艺术品牌“如见”自去年推出“天生我材·李白”数字艺术展后的又一力作。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11月26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京开幕。展览以苏轼及其诗词为核心,观众可以通过体验“文化+科技”“艺术+技术”“传统+现代”的融合创新形式,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智慧和当代价值。
“千古风流人物”终于等到你!“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9月1日至10月30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亮相。因为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今年疫情以来的第一个大展,又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次为苏轼办展,因此广受瞩目。
今天(29日),《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展览聚集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30余家博物馆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74件,其中一级文物达到39件。
本次特展是继2020年《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杭州的《明月照千里·苏东坡主题书画邀请展》之后,国内少见的主题性展示,展览的资料得到了国际顶尖的东坡文化研究者、“人间奇迹博士”的中国台湾博士李常生的支持。
杭州日报讯 苏东坡两仕杭州,被杭州人亲切地称为“老市长”,他的善良与亲民造福了杭城的百姓。今年秋季,故宫举行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轰动一时,吸引无数杭州苏东坡“粉丝”赴故宫看展。
本报讯(记者赵婷婷)近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开幕。在科技手段加持下,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被全方位调动起来,在展览现场与苏轼展开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届时观众将看到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39家博物馆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74件,其中一级文物达39件,不乏重磅文物,还包含苏轼留传世间极为罕见的真迹。
11月26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4月13日。展览以苏轼及其诗词为核心,通过“文化+科技”“艺术+技术”的融合形式,带领游客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智慧和当代价值。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将在明日(29日)开幕,在这场川博史上的展线最长、展厅面积最大、沉浸式体验场景最丰富的大型专题展览中,除了川博院藏,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39家博物馆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200余件均将齐聚川博,以般配这位“千古第一文人”举足轻重的地
你最喜欢苏轼的哪句诗词呢?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坦然,也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你好,苏东坡”,今天我们来到一个沉浸式宋韵艺术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个展,主打一个氛围感,挺适合拍照打卡。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7日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1月26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开幕。
图①:杨玉洁在修复瓷器。赖奂瑜摄 图②:郁文韬在介绍碑文。尚 辉摄 图③:吴伟参与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宁 霄摄 图④:康晓璐为制作APP查阅资料。朱 楷摄故宫太和殿。 人民视觉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