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对小姐妹,她们一个叫刘思涵,一个叫匡语轩,来自湖南祁东县太和堂镇把关口村,是当地初二年级的学生。她们俩既是同村邻居,又是同班同学。不同的是,刘思涵出生三个月时,就因病导致腰部受损,双腿萎缩,无法正常行走,上学放学都需要人背。
凌晨6时,不要家人叫喊,也不要闹钟唤醒,何芹姣便准时起床。她麻利地生火煮饭、炒菜并剁好猪草,然后匆匆扒几口饭,便赶到同村何颖慧家。她小心抱起何颖慧,轻轻放到轮椅上,推着轮椅朝学校走去。这是在新邵县寸石镇青山村,每天上学时都可以看到的一幕。
来源:【海报新闻】就读于湖南衡阳井头镇清潭中学的初三女孩小琪因患有先天性肌无力,生活无法自理。三年前,熊莎莎在路上注意到这个扶着墙壁慢慢挪的新同学,主动提出背小琪,被婉拒后说“我力气大得很”!从那天起,她一背就是3年。
日前,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举办的2023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发布仪式重点推介了8位好少年的事迹,并对其他42名好少年事迹进行集中发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湖南衡阳县井头镇清潭中学,有两个初三女学生总是形影不离。她们一个身体残疾,叫熊思琦,一个相伴左右,叫熊莎莎。因熊思琦患有先天性肌无力,不能独立行走,熊莎莎便主动担负起照顾熊思琦的重任,每天背着她去教室、回寝室,照顾她在校园的生活起居,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何芹姣背着何颖慧去报到,两人开心地笑了.(邓洪涛 吕建设 摄)何芹姣(右1)与何颖慧在教室里交流学习情况 (邓洪涛 吕建设 摄)新华网湖南频道9月2日电(杨卫军)8月31日凌晨六点,新邵县寸石镇青山村12组,何芹姣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
熊莎莎从寝室背着熊思琦去教室。课间,熊莎莎陪着熊思琦与同学们一道在校园里玩耍,讨论学习上的问题。红网时刻衡阳4月18日讯(通讯员 张兴宇 廖辉煌 陈宇杰)在衡阳县井头镇清潭中学,有两个初三女学生总是形影不离,一个身体残疾,叫熊思琦,一个相伴左右,叫熊莎莎。
保护视力竟如此简单!每天只需10分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眼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熬夜加班、缺乏户外活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实则在悄悄侵蚀我们的视力健康。但你知道吗?
最近微博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描述的是一个孩子由于家庭条件不太理想,妈妈为孩子用家里的麻袋做了一个书包,结果出现了这样的一幕……第一张图片是孩子站在放学的队伍外边不敢靠近自己班级的队伍,看着其他同学们都背着新的书包,穿着新的衣服裤子与鞋子,自己默默的低下了自己的头,也不敢说话
在农村,为了求学,大部分孩子都要离家住校,但是12岁的周定富从小身患残疾,手脚都不灵便。这样的孩子上学会不会太艰难?可若是不上学,对孩子是不是不公平?正当父母一筹莫展之际,9岁的周定双主动提出“我可以背哥哥!”,从此,周定双就变成了哥哥的“小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