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谈“艾”色变,听到“艾滋”两个字就避之不及,唯恐和“艾滋”有任何接触。其实,艾滋病也有紧急“避孕药”,把握好可能感染后的72小时,就有可能救自己一命。自1981年美国首次在人群中检测出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全世界每年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
记者 王小蒙一提起艾滋病,许多人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作为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不过,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大河网讯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共三种,分别是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方法,也无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问世,防治宣传则是预防艾滋病的“社会疫苗”。那么一旦中招,该如何抓住“阻断”的黄金时间?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小瑞)很多人谈“艾”色变,对艾滋病病人“敬而远之”。怎么检测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怀疑“中招”怎么办?来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潘兴飞怎么说——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与艾滋病确诊患者发生高危性行为怎么办?确认感染艾滋病病毒怎么办?第一时间买检测试纸?去医院?什么是阻断药?阻断药赶时间吗?冷静!戳上方视频看下文 不必谈“艾”色变如果经历了高危性行为或经历其他HIV高危暴露行为后,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首先是做HIV抗体的检测。
艾滋病毒入侵过程中,人类并不是只能“坐以待毙”,无数科研工作者努力攻关,发明了“阻断药”,高危行为发生后的24小时,是阻断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开始阻断的成功率几乎达到100%,24~72小时内,阻断药依然有效,阻断药一般需要连续服用28天,一起来了解吧!
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拥抱握手共同进餐等不会传播艾滋病。一旦发生了高危性行为,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使用阻断药,越早越好。今天,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知艾防艾,消除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