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月亮湾探险家编辑| 啾啾鹿鸣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电信诈骗前言年底了,各行各业都开始冲销量了,骗子们也不例外,趁着过年前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套路”,而其中有一个最常见的骗局就是“积分清零或过期”。
记者注意到,1月20日,工信部官网提醒2020年春节这些网上诈骗套路需特别注意:首先是“山寨”12306网站地址需当心,工信部提醒购票时请确认好中国铁路12306官方的正确网址。有专家提醒,除了伪造官网,手机抢票软件也有山寨货,这些山寨App大多通过短视频传播。
岁末年关,核酸检测、返程回乡、置办年货,兑积分、发红包、集五福……人们需求多多,活动多多,也成为网络诈骗的高发时期。春节期间要警惕哪些诈骗?哪些行为导致风险最大?河北公安通过中国新闻网开展反诈宣传,为全国网友讲解春节防诈技巧。过年,要警惕哪些诈骗?
来源:今晚报临近年末,各种会员积分、消费积分、店铺积分等又到了集中兑换清零的时候。为了不浪费积分,不少消费者会按商家的推荐换取一些奖励。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积分兑换过程中存在奖品水分大、规则不合理等情况,需要消费者格外注意。“这家餐厅我去过好几次,所以办了会员卡,攒了不少积分。
岁末年关,不少人可能会收到“积分清零、可兑换商品并附带商城链接”的提醒短信。千万警惕,短信里可能暗藏危机,小心清空的不是积分而是您的钱包!一条“积分短信”背后的骗局近日,家住郑州市的赵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显示有35680积分即将到期。
出品| 创业最前线作者 | 冯羽一场疫情,彻底打乱了春节人们欢聚的节奏。2015年微信与央视春晚达成合作,率先推出微信抢红包,直接掀起一场全民运动:除夕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开始疯狂摆动手臂摇取红包。
最近一段时间,长春市民曹女士迷上了一个APP,叫“兑兑碰”。通过邀请好友注册会员,曹女士可以得到20个兑币,而积攒了一定的兑币数量后,就可以在平台免费兑换商品。“我有的同事都兑换了电饭锅、衣架,这真是白给的啊!”曹女士昨日告诉记者。这种兑换平台到底是什么模式?
“尾号XXXX的用户:您的积分XXXX即将过期,请到XXX兑换礼品。”相信不少人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尤其是一些商家,特别是一些通讯类运营商,确实提供了消费金额可积分并兑换礼品的服务,而且这些积分均有时长不等的有效期。
而警方也表示,节日期间这些可能出现的诈骗手法,大家应当警觉。同时,春运期间我们在购买车票时,也不要轻信那些所谓的“抢票软件”,因为这些软件里可能暗藏木马,一旦点击进去,个人信息就会泄露。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谭遥
独角金融发现,除了支付宝之外,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类似的活动中,也出现了骗子的身影。谈及用户容易被骗的原因,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表示,“从交易方式看,如果在京东、淘宝上买东西,京东自营店家受到平台的制约,而淘宝可以通过支付宝解决双方不信任问题。但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