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征战大半生,年逾40仍然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在荆州投靠刘表时,蔡瑁密谋杀害刘备。刘备落荒而逃,马跃檀溪,最后不知不觉竟来到了水镜先生的庄上。刘备向水镜先生感叹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没有贤人辅佐,何以成大业”,水镜先生说:“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
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神秘的预言家,这个人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的预言都非常准确,例如他曾经在得知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就说了一句,就是:“卧龙虽得其主,却未得其时”,后来司马徽的预言果然应验,诸葛亮,穷其一生,最后还是没有辅佐蜀汉成功统一天下,最后星落五丈原,而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也是司马徽所说的,当时刘备从刘表手中逃出的时候,遇到司马徽,当时刘备在和司马徽一番交谈之后,就向司马徽求教,天下可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能人异士?
在刘备成就大业的路上,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在求贤的路上,他曾偶遇水镜先生,并得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预言。刘备立马前去寻找,并将二人收入麾下,为自己的大业出谋划策。然而,到最后蜀国依旧亡了,殊不知这预言后面还有一句,或许才是灭亡的真正原因吧。为何有两位智囊,蜀国依旧亡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丨小涛说娱编辑丨小涛说娱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影响,很多人认为,刘备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地跨荆襄,雄据巴蜀,成就帝业,仅是诸葛亮出谋划策的结果。
但是我们纵观古代战争史,再结合三国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国争霸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蜀汉人才匮乏,即使刘备同时得到卧龙凤雏法正也不能一统三国,因为三国争霸最紧缺的人才,孙权至少有三个,刘备却连一个都没有,至于曹操手下有几个,那可就不好说了。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三国时期,时局动荡不安,天下大乱,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发生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