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流水、落花相送,春天的离去,也一定是美多于悲。再有几天就是立夏了。春天也正式退出。如今正式感叹“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时候。我们不妨把这首词背会吧。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书香致远 ● 翰墨飘扬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精华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欣赏中国古诗词,弘扬中华文化,石泉路街道将开展“诗词之美”品读活动,以吟唱的方式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古诗词,体验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精髓。
“罗衾不耐五更寒”。西风紧,水亦寒,岁暮日落远。在这样一个冬天,脑海里突然跳出李煜的词,又生出不一样的情绪来。也许是“多情自古伤离别”,在深冬的清晨,在寂寥的河边慢跑,就这么轻易地陷入他们的情绪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正所谓“国家不幸词家幸”,因为当了亡国之君,李煜才成为千古词帝,他的惊艳代表作,均是沦为阶下囚之后所写。(亡国之君李煜)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北宋灭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俘至东京汴梁,获封违命侯,由此开启了极尽屈辱的囚徒生涯。
名诗词对碰“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全诗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式的七言律诗。
相传,南唐后主李煜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在国将不国,人心扰乱的危急时刻,从他父亲李璟的手上,接下了南唐这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尽管他励精图治,想要复兴国家,但是当时南唐的元老大臣们却尸位素餐、不思变革,最后积重难返。在这种情况下,李煜已是无力回天。
但是如果说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使宋太祖赵光义起了杀心而导致丧命外,那么这首《浪淘沙》则充分显示了李煜被囚禁生活的无奈与凄婉,事实上这首词是李煜一生里的倒数第二首词,写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一日的稍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