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数学的真正兴起,不在于萧规曹随,跟着其他国家的学者做修补工作,而在于自已走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希望至少有十间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至少有一小批的年轻学子有志气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做出突破性的工作,能够在学术界引领风骚,影响数学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作为“群经之首”,《周易》凝聚了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一部书。从青年读到中年,并将从中年学到老年,《周易》是伴随我一生的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揭示了当今时代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网络事业的根本要求。这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求为人民做学问也要到网上去,将网络空间作为重要的学术阵地。
作者: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做学问就是从事学术研究,以做学问为业的教授、研究人员被称为学者。在社会分工的多种行业中,做学问是一个小行业。但只要你从事专业性、技术性职业,总需要有一个学位,无论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为了获得学位,你就必须写一篇学位论文。
怎样做学问?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笔者通过和各种学者打交道,对“做学问”或多或少有些感受。“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笔者以为,专家学者完全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做学问”的关键也在一个“实”字。做学问“实”在构建知识体系。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Centerfor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成立于2012年,秉持北大学术精神和人文关怀,在社会发展的大视野下致力于公共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媒体培训和公益合作,旨在搭建政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很多人眼中的王立群,是著名学者、作家。他曾因为在《百家讲坛》讲《史记》而知名度飙升,后来又受邀参加《中国民歌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知识类栏目,成为点评嘉宾。 他热爱阅读,通过读书上学改变了命运。
导言:这是一本思考者、思想者证悟智慧之书,处处哲理,时时妙悟,只向诚心于智慧者提供。本书融儒、佛、道、易、禅、医、现代科学、哲学、思维学、心理学、管理学、禅悟学等精益妙理于一炉,贯通中西、古今之大家。 可谓“得一书而明世界,入其理而通智慧”!
周湘智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很高的期待。 做大学问就是要“持大端”。大眼界出大智慧,做大学问就要胸怀“士以弘道”的追求,站在全世界、全人类的高度来看问题、做研究,传承文明、揭示规律。
“上海有可能成为世界数学中心。一方面,江南一带发展基础数学有着历史根基,全国许多优秀的数学人才都来自长三角地区,包括我的老师陈省身,另一方面,现在国家大力支持基础数学发展,因此又有了经济支持,所以我很看好未来,数学在上海的发展。
对谈活动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我们希望鼓励青年人在做数学研究(包括做数学教育等)方面,要去功利化,更多要基于自身的兴趣,要锲而不舍,要能专心去做学问。”北大讲席教授、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在回答澎湃新闻有关数学人才培养的问题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