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中国,红砖黛瓦,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中式建筑首先浮现在国人的脑海之中,除了雕梁画栋的建筑还有那衣袂翻飞、举止文雅的古代文人墨客的形象等,而对于中国人自古以来所拥有的特性,想必团结一心、勤劳奋斗和敬天地重亲缘是每个国人心中必不可少的答案。
3月3日,“物以载道——中国与沙特非遗数字展”在南海璜溪古村启幕。此次展览以“日用即道——华夏非遗对话沙特文化”为主旨,在南海古村的祠堂里,展出300余件实物、图文、视频展品,同步运用AR技术构筑3D数字展厅,展示中沙两国优秀文化遗产。展览将持续到4月3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来源:环球网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报》12月14日文章,原题:沙特人将中文视为“未来的语言”沙特和中国教育部门近日签署一项协议,以向沙特人提供中文学习材料以及在公共教育机构教授这门语言和文学的中国教师。“每个人都清楚学习中文是国际趋势,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政客们也以子女会说中文为荣。
中国日报12月9日电(记者 赵佳)近期,100多位沙特的青年中文学习者和爱好者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分享学习中文的收获和感悟,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些中文爱好者代表着中阿文明交流的未来。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特别是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外国人来中国,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不是国外媒体滤镜下的中国,而是一个繁荣、稳定、安全、强大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12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赵晖)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鼓励沙特青年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友谊作出新的贡献。在这100多位写信的沙特青年中,有7名青年参加了天津大学语言培训项目,他们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转机航班、行李服务、欢迎来到利雅得……”甫一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识令人印象深刻。当旅客需要中文服务,毕业于沙特国王大学中文系的萨拉或另一名同事会适时出现。在沙特利雅得机场里,中文成为“驻场语言”,随处可见清晰的中文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