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张文晖)12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主办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大公国际党委副书记、总裁应海峰主旨演讲时表示,今年经济形势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稳”和“进”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主基调。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韩佳诺、潘洁)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733亿元,同比增长3.
作者:李湛 系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一、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看法。2025年宏观经济大的判断是,外需大概率走弱、政策发力内需对冲,经济或延续波浪式修复。一是外需大概率走弱。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并给出对中国的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的最新判断以及下一步助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关于中国经济形势潘功胜表示,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向好,预计可以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原标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坚定信心 把握大势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走过“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迎来“收官之年”,必须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必胜信心。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无惧风雨,坚定信心,才能打开新天地。这信心离不开消费的增长。
中新经纬1月11日电 (周奕航)下周(1月13日—19日),中国方面,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9950亿元MLF到期,第十八届亚洲金融论坛举行。国际上,SpaceX星舰进行第七次试飞……下周还有哪些大事值得关注,快来看看吧!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题: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涌动——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之四张辛欣、张晓洁、郭倩新年伊始,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沪港定期商业航班,“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从广袤西部到南方海滨,新质生产力热潮持续涌动,勾勒出中国经济新
新华社首尔1月13日电 题:政局动荡加剧韩国经济下行风险新华社记者刘天 陆睿 孙一然韩国戒严风波延宕一月有余,政治动荡让本已疲弱的韩国经济“雪上加霜”。韩媒《朝鲜经济》日前以34名韩国经济专家为对象展开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国内政治不确定性”是今年韩国经济的最大风险。
根据中国统计局2020年经济年报显示,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房地产销售额增加了,货物进出口总额增加了,农民工收入增加了,全年的经济也增加了,难道减少的只有我钱包里的钱?这样的数据太不可思议了,你相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