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笔记《世说新语》记载了不少魏晋人物的故事,其中有两篇都讲到了曹操和袁绍。少年时代,有一天,曹操同袁绍一道去观看人家结婚。光看热闹还不过瘾,曹操撺掇袁绍“抢新娘”,两人偷偷地溜进主人家的花园中藏起来。傍晚时分,等到客人走得差不多时,他们突然大叫:“有小偷!
对于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大多数人还是通过《三国演义》认识到的,书中曹操的形象是属于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奸诈小人,在利益面前没有信用可言,也没有道义节操可言,大奸大滑,绑架了汉献帝颠覆了汉朝,把他定义成为一个奸雄。
曹操的评价在两宋以后直线走低,基本成为了乱臣贼子的代称。政治对手相互攻讦,唾骂“操、莽”是传统艺能。但五四之后,老曹突然时来运转,评价一路走高,譬如鲁迅先生有言: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众所周知,曹操生性多疑,在《三国演义》第四回,老曹在返乡途经吕伯奢家。是夜,老曹疑心病突发,嘁哩喀喳,一通砍瓜切菜,吕氏遂惨遭灭门,事后其毫无悔意,竟扬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为此,老曹掉粉无数。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人到了一定的思想境界,没几个人能企及到他的思想高度,曹操也不例外,因为没有人能达到他的思想境界和高度,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所以他在精神上倍感孤单和孤独。不懂曹操的人,认为曹操是奸雄,是小人,难道曹操就没有匡扶过汉室吗?
纵观整部中华史,历史中的事件兴亡起落,变幻莫测,比如商鞅变法,焚书坑儒,安史之乱,王安石变法,满清入关,鸦片战争等等,有的事成,有的事败,有的惊心动魄,有的平淡无奇,有的青史留名,有的转眼成空,但实际上背后都蕴含着价值和理念,总体上儒家思想有无强弱左右历史进程。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权臣、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曹操于建安年间权倾天下,在世时官至司空、大将军,自任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