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统计口径迎来创新。12月25日,沪苏浙皖统计部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布首个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并测算了2016年以来的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变化。指数走势显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逛一场展览、看一场表演、访一座古城、登一座高峰……假期你是如何度过的?国庆长假收官,来自交通运输部的初步统计显示,10月1日至7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为20.08亿人次。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这个假期,长三角地区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
新京报讯 据安徽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5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温州举行。从2019年开始,这已经是第六次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过去一年,沪苏浙皖四地持续深化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各项战略任务,推动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正着力完善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合力,持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今天12:30,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在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
大皖新闻讯生产总值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G60科创走廊”瞄准世界级、众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持续提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随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两会”的召开和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布,整个长三角区域的2023成绩单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截至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已公布经济“半年报”,上半年江浙沪皖GDP增速分别为5.8%、5.6%、4.8%、5.3%。上半年,长三角GDP总量突破15万亿元。其中,江苏以5.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发展的关键热词。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代码背后的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上。
8月28日,江苏的连云港港口集团和上海的上港集团签署了一份股份转让协议,前者拟将总股本的18%转让给后者,以资本为线,进行一次历史性的牵手。之所以说是大事,是因为这两个港口在全国水运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2019年长三角正式迎来新成员安徽至今,已经足足过去了五年。期间,安徽曾一度在GDP上反超上海跻身十强,但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度,安徽却再次不及上海无缘十强。不过,由于上海是长三角唯一省级城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太适合与江浙皖三省相提并论。
本文内容和数据均来源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的原创文章,信息来源已在文末标注。长三角,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直都是非常发达的。在近期各地陆续发出了自己今年上半年的GDP数据之后,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