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没到过中央大街,就等于没来过哈尔滨。”这句评价,印证了哈尔滨中央大街超高的人气和作为城市名片的重要位置。始建于1898年的中央大街,厚重的历史感与活力满满的现代感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来到了中央大街步行街,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行人不多,两边的商铺关门,只有马迭尔营业,出售面包和冰棍。现在的步行街,还是灯光璀璨,流光溢彩,是人们最喜欢和想往的地方,人们可以放松心情,尽情的品尝东北的特产,大冰棍。
始建于一九三七年,原名叫中正路,是以当时国民党政府领导人蒋介石之名中正命名的,那修这条街的时候,通过的路段基本都是民宅,修建时,小日本对拆迁户规定,一:被拆毁的房屋和房场地,凡是改做道路的,无论你房与地面积是多少,一律不给损失费,二:凡是改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或者住宅区的田园、厂房按面积和房屋的质量发给拆迁损失费,三:只发给动迁户房号自建,不负责安排。
来源:【冰城+】了解一座城市,走进展馆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又新增一处打卡点,12月9日正式开馆的中央大街印象主题馆,常设“丁香消息——中央大街历史风情展”。展览以文物为凭、以街牌为序,由南至北讲述中央大街的工商发展、文化风貌,带领市民和游客回望百年老街来时路。
当横跨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延伸到哈尔滨,松花江南岸的古河道渡口成为卸货码头,运输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沼泽和苇塘中碾出一条泥泞的土道向南延伸,成千上万的筑路工人在这条土路两侧居住。1900年,这条土路有了它最初的名字——中国大街。
当晨曦在粼粼泛波的松花江上渲染开来,江风裹着霞光,一路向南,唤醒了一条老街,街路上青色的面包石被逐一点亮,欧式老建筑被镀上温暖的光……这条老街就是闻名遐迩的哈尔滨中央大街。魅力四射的中央大街依偎于右岸,中央大街与松花江有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关联。
观前提示:本文第一部分为大庆故地,第二部分为大庆风土人情,第三部分为大庆老物件老品牌。一、大庆故地1.80年代的大庆龙凤公园,微风徐来,泛舟湖上,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2.80年代的大庆萨尔图电影院,萨区人的童年美好记忆,可惜现在已经不复存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