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兴才(原襄樊市教委主任) 我这个人身份比较特殊,几乎戴上了特殊时代的所有"帽子":"老三届"高中生、民办教师、工农兵学员⋯⋯这其中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老三届"高中生。 1964年秋考入襄樊四中(现更名为襄阳四中),1968年秋离校回乡,历时四年。
七律:忆昔日同窗,书此刻友情序言:昨日,意外接到千里之外的大学同学冷静的手机来电,原来她代表南京市的某家大医院,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参加全国最新大型医疗器械展示与采购洽谈会。现在,任务完成后,在路过我们县时,特意要停留一天,与我会面。
从18岁开始,期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至今乃至以后他们仍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可以说彼此可以不常见面,但心中有对方,在人生低谷或平淡日子里总会有你们在左右,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你们像家人的陪伴,却又超越家人,在灵魂深处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
作者:戴忠群俗话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翻开过往的老照片,那一张张老照片就是难以忘怀的动人画卷。常看常新,激起同学间那纯真的友谊。青山在,人未老,同学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情怀依旧深。▲六十年代高中毕业前,师生的全家福。欢聚一堂 风华正茂。后排右五为本文作者。
师生合影今天我在翻微信收藏时翻到了我们老家同学四十年聚会的照片。不禁感慨万千,时光荏苒,匆匆而过,四十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呀!举杯同庆学校一别,至今已四十余载,岁月悠悠,情谊绵绵。四十年前我们的童年是在老家学校老师们的培育下,伴随着祖国的建设步伐而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