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4月24日电 题:镇江西津渡:千年古渡新 一眼看到今新华社记者陈刚、柯高阳扬子江滚滚东逝,大运河贯通南北。江河交汇处,江苏镇江的西津古渡临江而立。走进这里,青石板路面在脚下蜿蜒延伸,石板中间留下的深深车辙印,诉说着旧时的繁华忙碌,记录下千年的沧桑变迁。
海报设计:潘红宇新华社南京4月24日电(记者柯高阳、李茜、陈硕)“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当年扬帆北上,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诗人乘船过江之处,就在今天的镇江西津渡。(视频制作:张可心)西津渡,是古代镇江的过江渡口,依山临江,风景峻秀。
西津渡景区云台阁。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金山湖北固山景区。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西津渡“一眼看千年”考古发掘点。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古老街区焕发新的光彩。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相互映衬的建筑群落。人民网记者王继亮摄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一角。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镇江4月24日电(记者 曹静) 4月23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了解我国的津渡文化及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西津渡古街创建于六朝时期,街区因渡而建,古时人们依河而生,发展出以祈求平安、义渡救生为内容的津渡文化。
【来源:扬子晚报网】历史悠久的名城镇江是江河交汇之所,素有一城山水半城诗的美誉。12月1日,“江河交汇 水韵千里”第七届扬子江诗会主题诗歌朗诵会在镇江西津渡举行。著名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来到镇江与诗人们展开对谈。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在江苏省内各市探访大运河的前世今生。随着时代发展,大运河沿线的码头、渡口、粮仓已不再承担原有职责,但它们仍未退出舞台,而是成为了网红景点,在新的时代继续闪闪发光。
央广网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王姝姝)当谈论江苏时,人们会想到江南水乡的桨声,会记起古镇戏台上的水袖,会念出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绝唱,会为泥与火定格的一砖一壶而惊艳,为春夜城市光影和水中明月所迷醉。穿越时光的文化遗产流动着神韵,在新时代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