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俗话:伤筋动骨100天,主要是指在发生了骨折后,至少得三个月之后才能长好,或者才能活动,其实这句老话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从科学的现实来分析,骨头从受伤比如发生骨折,到逐步的愈合,周期大概就是12周左右,也就是三个月左右时间,也就是老百姓说的100天。
人体内的骨骼就像是一个支架,在这个支架上附着肌肉和血管等组织,骨骼撑起的支架内部也会藏有不少内脏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说骨骼是人体内比较坚硬,具有比较强的保护效果的部位。但在人们的生活中,摔倒或者在运动中都可能导致骨骼损伤,骨折就是其中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
在骨科当中,骨折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了。骨折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临床上有不少骨折患者问我:"骨折后,愈合的骨头会比骨折之前强吗?"今天我就围绕以下3个方面,给大家做出解释:1. 骨折后骨头是如何生长的?2. 骨折后的骨头强度如何?3. 骨折后如何恢复得更快?
A.骨折断端骨皮质 B.增生的纤维组织 C.凝结的血肿 D.骨外膜的外骨痂 E.骨内膜的内骨痂。骨折后第一周血肿形成期,由于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间、髓腔内,被掀起的骨膜下以及邻近的软组织间隙均有出血,另外,由于创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故在骨折后3~4小时便形成了血肿。
骨折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多见于儿童或是老年人,在中青年人群中也时有发生。饮食指导骨折后的康复过程还需要各种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钙等,适当的喝骨头汤、牛奶,吃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十分有益,同时要求戒烟。
日常生活工作中跌打损伤十分常见,不幸右侧股骨颈骨折了,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要休养,不少朋友和长辈们安慰:伤筋动骨一百天,安心躺在床上好好休养,否则骨折愈合不好挺麻烦。 多数人认为伤筋动骨100天就应该老老实实地休息100天,别下地走动,以免骨折愈合不好或再次骨折。这种理解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