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宋史,可以发现历代宋帝一直心心念念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收复这一地区,似乎成为了宋帝"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径。在北宋建国之后,宋帝国不断北伐,想要将这一地区从契丹人手中夺回,却屡屡失败。燕云十六州本就归属于中原封建王朝,后曾被石敬瑭主动割让给契丹人。
燕云十六州,我相信对历史稍有了解和读过历史的都不陌生这个地名,不熟悉地认为“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地名,确实燕云十六州是地名,但并非指一个而是十六个,根据《宋史地理志》概括:由包括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因此也叫燕云十六州或幽蓟十六州,也或者幽云十六州。
读过小说《杨家将》、《岳飞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北宋和南宋是遭受异族入侵、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两个朝代,曾发生了杨业饮恨陈家谷、徽钦二帝被掠受辱、岳飞悲歌风波亭等让人伤痛的事件,每次说到这段历史,人们都会提到燕云十六州。
电视剧《燕云台》中提到的“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朝不可触摸的痛。公元936年,后唐明宗女婿石敬塘叛变,为了得到契丹军事援助,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中原门户洞开,华北平原完全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
在中国的历史中,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统治区域在北宋以前,一直被控制在北边或西边的草原地带,因此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在争夺生存权时一直处于下风,强如匈奴、西突厥也无不最终臣服于汉、隋、唐三个中原王朝,只是到了五代时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与其他政权抗衡,向契丹称臣,石敬瑭虽然比耶律德光年长十岁却称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公元938,石敬瑭把占据北方险要之地的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