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特色鲜明的老街,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如果在西安择一条这样的街道,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东大街”这个名字。西安城以钟楼为中心,东南西北直线辐射出城墙,分别称为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
密密麻麻。人潮涌动。钟楼跨年夜的一张照片,让许多人蓦然回到20多年前的那个东大街的晚上。当时街上几乎全是手拿气球或荧光棒、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他们快乐地走过一家家店,即便夜很深了,一条街都还灯火通明,霓虹闪烁。那时候的东大街,被称为“西北第一金街”,不光店多、人多,生意也好。
作为曾经的西北第一金街,东大街承载了很多西安人的回忆,可如今提起东大街,留给大部分人的只有两个字——“围挡”。细数东大街背后的围挡,竟然长达十多年之久。那么,东大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长达十多年的“缝缝补补”的呢?
“到了东大街,才算真正进了城。”这是老西安人对东大街的印象。曾经的东大街,承载了很多西安人美好的回忆,如今却已不再有当年的辉煌与繁盛,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机动车道,当初的茂密树荫,也已没有了踪影。而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东大街长达十余年的“手术”——路面改造及地铁围挡施工。
如果说秦腔是秦人的魂魄,那么西安易俗社就是以秦腔为载体,是展示秦人崇高人格的宝盒。近日,社交平台知名作者@八处News 发布了一则《西安易俗社举债改造 项目经理唱歌讨薪背后的心酸》的文章,把西安易俗社推到了舆论的风口,让西安这座古城的人民又回忆起有关于东大街的过往。
全国劳模、全国文代会代表、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百脑汇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蓝天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资产投资部总监周黎明、西安饮食代表王铁钢以及部分老城区商户代表应邀出席座谈会,西安唐皇城复兴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余占仲、常务理事刘铜瑞、东大街文商旅专委会主任刘露泽一同座谈,会议由刘露泽主持。
人民网_西安之声讯生长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老西安人都知道,那个年代西安东大街是全市乃全省最繁华的商贸街,也是外地人来西安逛街购物必去之地,毫不夸张地说,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唯有东大街商场最集中人气最火旺,被西北人誉为西安的“南京路”。
你有多久没去过东大街骡马市了呢?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东大街围挡了很多年,如今,围挡已拆除,但繁华早已不复当年。那么,东大街旁边的骡马市呢?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骡马市也落寞了不少,但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