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天体物理领域取得突破,孙铁军团队以粒子网宇宙模型成功模拟宇宙演化。相关论文以“粒子网宇宙模型”为题,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导报》。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人类探索的方向,为了能准确的描述宇宙,人们提出了宇宙模型。
如果要追问这个问题,那就得跨过人类文明、地球生命,一路追溯到太阳、地球、各个行星、小行星、彗星…4月27日晚,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刊载了他们共同提出的早期太阳系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新模型,以简洁优美的语句和图示,阐释了我们的太阳系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今天模样的。
2019年元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柯伊伯带小天体“2014 MU69”。这是目前人类探测到的最遥远和最原始的太阳系天体,它那扁平的双瓣状结构,宛如一个胖乎乎的雪人。这个“胖娃”引起了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它的名字Arrokoth来源于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语言,意指“天空”;同时它也有个诗意的中文名字——“天涯海角”。
天文学家现在已经建立了五个模型,代表了我们地球演化的关键点,就像地球地质时代的化学快照。图示:这种艺术图展示的是系外行星开普勒-62f,这是一颗岩石超级地球大小行星,位于天琴座,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开普勒-62f可能是一个生命起源前地球的样子,其他的系外行星可能看起来类似。
行星化学一直是主要科技强国最活跃的科学研究前沿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深空探测,对其投入也越来越大,国家明确提出以月球、火星和小行星为主要目标的深空探测计划。
月球是目前人类地外探索的重要目标。研究人员使用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月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代表天体地质活力的火山活动是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月球上的火山活动虽然已经停止,但是明确月球火山活动的历史和停止的时间,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理解月球的演化。